[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的多址接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04636.X | 申请日: | 201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6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崔苗;曹英烈;张潇木;彭革新;林少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W74/08 | 分类号: | H04W74/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张伟杰 |
地址: | 51031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输入 输出 天线 接入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的多址接入方法,多个发送节点和接收节点的控制帧采用RTS/CTS帧,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接收节点在侦听到第一个RTS帧后,启动定时时间为 时间长度的定时器;
(2)在时间长度内继续等待侦听其他RTS帧;
(3)定时器终止后,检查侦听到的所有RTS帧,并向目的节点为接收节点的所有发送节点返回CTS帧;
(4)发送节点收到接收节点返回的CTS帧后,与接收节点发送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址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还包括,当在时间内接收的RTS帧的个数等于接收节点天线数目时,终止定时器,执行步骤(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址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长度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址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长度根据以下公式决定:
,其中m为发送节点的个数,表示退避级数为,退避计数器当前值为的状态,Wj为级退避时的最大退避窗口值,退避计数器在[0,Wj -1]内均匀的选择退避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址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接收节点侦听到n个RTS帧,n为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
如果n个RTS帧的目的节点都不是接收节点,接收节点将按照RTS中所携带的信道占用时间值来设置接收节点的NAV,然后进入静默状态;
如果n个RTS帧中有个目的节点是接收节点,则接收节点向这个发送节点发送包括最大可用天线数的CTS帧,最大可用天线数为K/n,其中K为接收节点的天线数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址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发送节点侦听到个CTS帧,为大于或等于0的自然数:
如果没有侦听到CTS帧,则发送节点将进入退避状态等待重传;
如果侦听到个CTS,但是个CTS帧的目的节点都不是发送节点,则查看个CTS帧中所标识的信道占用时间值,并将按照个CTS帧中的最大值来设置发送节点的NAV,然后进入静默状态;
如果侦听到个CTS,并且其中有一个CTS的目的节点是发送节点,则提取允许用于数据传输的天线数,并选择个天线进行数据包的发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址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节点侦听到p个CTS帧,,并且其中有一个CTS的目的节点是发送节点,发送节点采用N个天线与接收节点收发数据,的值将取所有p个CTS帧中所携带的最大允许发送天线数目中的最小值,即
其中,分别为个CTS中所携带的最大允许发送天线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址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发送节点发送的RTS帧中增加域,在域中设置值,接收节点收到第一个RTS帧后,将根据值设置时间长度的定时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址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节点在经过时间长度后或在时间长度内侦听到的RTS帧数目等于接收节点的天线数时,执行如下步骤:
如果接收节点是RTS帧的目的节点而且当前时间大于NAV,接收节点将向发送节点发送包括可使用天线数目的CTS帧,同时根据收到的RTS帧中所携带的时延值更新接收节点的NAV;
如果侦听到数据帧,则通知数据帧的源节点发生碰撞,并更新接收节点的NAV,进入退避状态;
在其它情况下,接收节点根据收到的RTS帧中所携带的时延值更新接收节点的NAV;
发送节点侦听到CTS帧后,根据CTS帧中所携带的时延值更新发送节点的NAV值,且执行如下步骤:
如果CTS帧的目的节点是发送节点,则根据CTS帧中所携带的天线数目设置所发送的数据包的信道速率,并在短帧隙之后发送数据包;
如果接收到数据帧,则通知数据帧的源节点发生碰撞,进入退避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址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第一节点作为接收节点,第二节点作为发送节点,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执行完步骤(1)~(4)后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传输数据:
如果第一节点侦听到数据帧,则根据数据帧中所携带的时延值更新第一节点的NAV值,且如果数据帧的目的节点是第一节点,则在短帧隙之后发送确认帧进行确认;
如果第一节点侦听到RTS帧,且RTS帧的源节点为第二节点,则通知第二节点发生碰撞,进入退避状态;
如果第二节点收到第一节点的确认帧,则表示这次传输成功;
如果第二节点在帧超时仍没有收到确认帧,则重新设置第二节点的NAV,进入退避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463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