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电能表自动插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04687.2 | 申请日: | 201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4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新;王忠东;李纬;金在冬;包洁;朱月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5/00 | 分类号: | G07F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电能表 自动 插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电能表测试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电能表插卡装置,属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能表检验装置进行本地费控试验时,首先由检验装置给电能表上电,上电完成后由检验装置给出插卡提示,然后由人工按照检测装置的提示对每只检验的电能表进行插拔电表卡操作。每只电能表在检验试验的不同阶段都需要人工插入不同的CPU卡,对电能表进行预置电量、拉合闸、电量清零等检验项目的操作,如40表位的检验装置每次都要插拔电表卡40次,此项工作步骤繁琐,需要人工与检验装置配合,如配合步骤出错或插错电表卡,需要重新操作,因此由人工对每只检验的电能表进行插拔电表卡操作,费时又费力,工作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在智能电能表检验时,完全取代人工插拔电表卡,能准确快速的自动完成电能表插拔卡工作的智能电表卡自动插卡装置,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电能表自动插卡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设有滑轨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固定一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可驱动一移动架沿所述滑轨运动,所述移动架上设有一与所述驱动气缸驱动方向相垂直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插卡机构沿与所述滑轨方向垂直的导向滑轨的方向运动将电表卡插入智能电能表。
所述插卡机构包括插卡缓冲机构、固定电表卡的安装机构,所述插卡缓冲机构与所述安装机构可相对运动地连接在一起。所述插卡缓冲机构包含弹簧和弹簧内的支撑。所述插卡机构与所述安装机构之间的相对运动依靠插卡缓冲机构设的弹簧。
所述安装机构上侧面设有插卡定向机构,所述插卡定向机构与所述导向滑轨滑动配合,沿所述导向滑轨运动。插卡定向机构不干涉安装机构安装电表卡。
所述驱动气缸为一双行程气缸。
所述滑轨与所述驱动气缸驱动方向平行设置。
所述驱动装置为不旋转气缸。
所述移动架上设有1组以上所述驱动装置及由其驱动的所述插卡机构。
较佳的方案是所述双行程气缸水平方向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电能表水平放置,电表卡垂直插入电能表。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智能电能表自动插卡装置完全取代人工插拔电表卡的操作,能准确快速的进行自动插拔卡,整个装置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随时插入电表卡,准确快速,省时省力,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在测试过程中可以把试验项目加入到电能表测试方案中,按规程顺序自动插拔不同试验阶段的电表卡,无需人工干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智能电能表自动插卡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智能电能表自动插卡装置主视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图2的俯视图;
图5是图1的东北等轴侧示意图。
其中,1、双行程气缸;2、不旋转气缸;3、导向滑轨;4、插卡缓冲机构;5、电能表CPU卡;6、安装机构;7、插卡定向机构;8、电能表;9、卡槽;10、安装架;11、移动架;12、滑轨;13、插卡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5所示,智能电能表自动插卡装置主要包括可左右动作的双行程气缸1、不旋转气缸2、插卡机构13,插卡机构13包含插卡缓冲机构4、安装机构6和插卡定向机构7几个部分。双行程气缸1固定于安装架10上,安装架10上设有滑轨12,安装架10可根据检验场地情况安装到适当位置。双行程气缸1的驱动端与移动架11连接,当双行程气缸1动作时驱动移动架11沿滑轨12移动。移动架11上设有不旋转气缸2,不旋转气缸2动作时,驱动插卡机构13沿导向滑轨3向下运动将电表卡插入智能电能表中。插卡机构13内设有插卡缓冲机构4和可固定电表卡的安装机构6,不旋转气缸2与插卡机构13内的一插卡轴连接,插卡轴下固定一平板,平板与插卡缓冲机构4连接,插卡缓冲机构4包含两根弹簧,弹簧内设有弹簧支撑,插卡缓冲机构4通过弹簧与安装机构6连接,插卡缓冲机构4内的弹簧在安装机构6插卡时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电表卡受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46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驾驶人监控方法及其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三维足部扫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