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织机械印花涂料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05051.X | 申请日: | 201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4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陈万春;杨剑;张鲁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利合化工(中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1/52 | 分类号: | D06P1/52;C08F220/14;C08F220/18;C08F212/08;C08F220/06;C08F2/26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谢自安 |
地址: | 5284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机械 印花 涂料 粘合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机械印花涂料粘合剂,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备该纺织机械印花涂料粘合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五十年代起,针对传统染色工艺复杂,污染大,成本高及价格周期长等缺点,国外兴起了涂料印花,目前在美国和德国涂料印花的比例已超过85%。涂料印花工序简单、节省能源,无废水排放,色谱齐全,拼色仿样方便,印花轮廓清晰,正品率高,重现性强,一般日晒牢度好。我国从六十年代才开始进口涂料印花用丙烯酸类粘合剂,随后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许多新材料可用在涂料印花工艺上,特别是随着合成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的发展,涂料印花的优越性、重要性更为突出。当今全球涂料印花产品在总的印花市场份额中占据比例已经过半,是所有印花使用颜料量比重最大的。究其原因,当今人们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意识越来越强,而纺织品向来被称为人体第二皮肤,因此,在纺织品加工的全过程,人们追求的是工艺简单、投资低、设备少、省能源、无需水洗,同时要求没有或者少量废液排放以保护环境。涂料印花工艺则完全可以满足上述要求。
涂料印花时发生的塞网问题很多是由于涂料印花色浆质量。而影响印花胶浆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粘合剂及其乳化体系。印花粘合剂的质量是制约涂料印花发展的主要因素,一种性能优良的印花粘合剂应当综合考虑印花牢度、织物手感和是否堵网这三方面的因素。因而要求粘合剂在配成印花浆后和在印花过程中应该相对稳定,不能过早破乳凝聚而造成印弊。稳定性差的粘合剂在印花时易产生堵网。粘合剂在生产过程中的成膜速度对印花涂料是关键问题,印花涂料胶浆堵塞网眼,实际上就是粘合剂在交联剂的作用下过早聚结成膜,粘附在网版上,是印花色浆不易透过。目前,国内在改善粘合剂的应用性能及探索新的合成方法等方面也作了不少研究,在粘合剂分子中引进有机硅组分,改善薄膜的耐磨和耐洗牢度;由于机械印花摩擦力大,压力大,产生热量大,同时底材温度高,要求其胶浆为慢干型,其在防堵网及过网性方面要求更高;现有的涂料印花粘合剂只能在手印印花涂料中应用,无法适合于机械印花涂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生产方法简单、成本低,具有膜强度好、弹性佳,手感柔软,慢干不堵网,适用于机械印花涂料,同时也可用于手工印花涂料的粘合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上述纺织机械印花涂料粘合剂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纺织机械印花涂料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
软单体 20%-60%
硬单体 5%-30%
功能性单体 1%-9%
引发剂 0.2%-0.6%
乳化剂 0.8%-6%
去离子水 30%-60%;
中和剂 0.5%-5%。
如上所述的一种纺织机械印花涂料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单体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辛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戊酯、丙烯酸己酯或新癸酸乙烯酯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如上所述的一种纺织机械印花涂料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单体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或丙烯腈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如上所述的一种纺织机械印花涂料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性单体为甲基丙烯酸、丙烯酸、衣康酸、丙烯酸-2-羟基乙脂或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中的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如上所述的一种纺织机械印花涂料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为过氧化钾、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钠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如上所述的一种纺织机械印花涂料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乙烯基磺酸钠或甲基丙烯酸羟丙磺酸钠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如上所述的一种纺织机械印花涂料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和剂为三乙醇胺。
本发明制备如上所述纺织机械印花涂料粘合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预乳化
将乳化剂溶于离子水中,搅拌,加入软单体、硬单体和功能性单体,搅拌,得到预乳化混合液;
B、制备乳液
取上述预乳化混合液的5%-30%加入反应器中,升温至75-85℃,加入引发剂总量的20-50%,反应10-30分钟;开始滴加剩下预乳化混合液和引发剂,2-4h滴加完毕,全部滴加完毕后升温至85-90℃保温熟化2小时,降温至40℃以下,加入中和剂中和至pH值为6.5-8.0后,用120目纱网过滤出料,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利合化工(中山)有限公司,未经百利合化工(中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50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尾气净化复合电子控制装置
- 下一篇:湿法冶炼钼镍共生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