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模终端的选网方法以及一种多模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05265.7 | 申请日: | 201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5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郭卫江;王辰;王小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14 | 分类号: | H04W36/14;H04W36/30;H04W88/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谢安昆;宋志强 |
地址: | 10003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终端 方法 以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多模终端的选网方法以及一种多模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3G)技术的应用,移动市场上出现了多网重复覆盖的场景,因为3G运营商往往在自身原有2G网络的基础上进行3G网络的建设。比如,在原有全球移动通信(GSM)网络的基础上,建设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网络,并力主将TD-SCDMA网络的覆盖和容量提升到GSM网络的水平。相应地,多模终端逐渐成为了市场上的重点终端类型,而多模终端的选网方式也成为了市场运营中的一个关键技术。
目前的多模终端的选网方式都是基于网络信号强度来进行的,即:当所驻留的网络的信号强度达到触发条件,且另一网络的信号强度达到判决条件时,则进行异系统的切换或重选,否则,继续驻留在原网络。
图1为现有多模终端的选网方式的实现流程图。假设重复覆盖的两个网络分别为GSM网络和TD-SCDMA网络。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多模终端驻留在GSM网络,并周期性确定GSM网络的信号强度是否达到异系统测量的触发门限,如果否,则继续驻留在GSM网络,如果是,则执行步骤12。
步骤12:多模终端启动对TD-SCDMA网络的异系统测量,并确定TD-SCDMA网络的信号强度是否达到判决条件,如果否,则继续驻留在GSM网络,如果是,则切换或重选到TD-SCDMA网络。
多模终端从TD-SCDMA网络切换或重选回GSM网络的流程与图1所示流程类似,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现有选网方式仅仅是以网络的信号强度为基准的,未考虑其它因素,如多模终端在不同网络中的耗电量大小等,从而降低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模终端的选网方法,能够提升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模终端,能够提升用户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模终端的选网方法,包括:
多模终端驻留在第一网络,周期性执行以下操作:
测量第二网络的信号强度E2,并获取自身在所述第二网络中的发射功率值P2以及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发射功率值P1;
如果连续M个周期所述P1均大于所述P2,且所述E2均满足话音业务最低要求,则切换或重选到所述第二网络,否则,继续驻留在所述第一网络,所述M为正整数。
一种多模终端,起始时刻,所述多模终端驻留在第一网络;所述多模终端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周期性执行以下操作:测量第二网络的信号强度E2,并获取所述多模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中的发射功率值P2以及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发射功率值P1;如果连续M个周期所述P1均大于所述P2,且所述E2均满足话音业务最低要求,则通知第二处理单元执行自身功能,否则,继续驻留在所述第一网络,所述M为正整数;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多模终端切换或重选到所述第二网络。
可见,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选择耗电量低且信号强度能够满足要求的网络进行驻留,从而既满足了业务需求,又节省了多模终端的电量,即延长了多模终端的使用时间,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多模终端的选网方式的实现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多模终端的选网方式实施例的实现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多模终端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中提出一种改进的多模终端的选网方式,能够提升用户体验。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方案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图2为本发明多模终端的选网方式实施例的实现流程图。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多模终端驻留在第一网络,并周期性测量第二网络的信号强度E2和获取自身在第二网络中的发射功率值P2以及在第一网络中的发射功率值P1。
多模终端的耗电量大小与多模终端的射频端口的发射功率值的大小成正比,即发射功率值越大,耗电量越大,因此,可利用多模终端在不同网络中的发射功率值的大小来确定其在不同网络中的耗电量的大小。
本步骤中,多模终端可首先计算出第二网络的路损值,进而根据所述路损值推算出P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52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