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尾缘射流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05403.1 | 申请日: | 201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5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李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5H1/30 | 分类号: | H05H1/30;B64C25/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介质 阻挡 放电 等离子体 射流 装置 方法 | ||
1.一种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尾缘射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在圆筒上布置多组等离子体激励器;
b)将圆筒套于飞机起落架轮支柱上部外圆;
c)激励器接通高压电后,将附近空气电离产生等离子体;
d)所产生的等离子体加速附面层内低速气体的运动,添平圆筒绕流的尾迹区,进而达到减小尾迹损失、减小气动噪声的效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附面层,为气体与圆筒外表面的接触层。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使用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尾缘射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部分:圆筒、多组等离子体激励器和高压电源;其中,圆筒以绝缘材料制作,是布置等离子体激励器的载体;每组等离子体激励器包括两种电极,两种电极交错布置在圆筒两侧,一种电极接高压电源的高压端,另一种电极接高压电极的接地端,接通高压电后将等离子体激励器附近空气电离,加速附近空气运动而形成射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缘射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种电极,其中一种为裸露电极,为多个,共接高压电源的高压端,另一种为掩埋电极,接高压电极的接地端;至少两个裸露电极,分置一掩埋电极两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缘射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种电极,为长方条形,顺圆筒轴向设置,以金属材料:钨、钼、钢、或耐高温合金制作;两种金属电极宽度为1-20mm。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尾缘射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种电极,每对包括两裸露电极,一掩埋电极,其对数为1-100对,根据圆筒的大小来确定使用的电极数目。
7.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尾缘射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错布置在圆筒两侧,是两裸露电极位于圆筒外表面,一掩埋电极位于圆筒内表面,每对的等离子体电极交错布置,沿周圆顺序为:一裸露电极、一掩埋电极、再一裸露电极,每对金属电极中掩埋电极与裸露电极之间的间距为0-5mm,且掩埋电极被绝缘材料覆盖。
8.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尾缘射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种电极顺圆筒轴向设置,使得等离子体诱导流动形成射流的方向与来流方向相同。
9.如权利要求3或7所述的尾缘射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材料,为聚四氟乙烯或耐高温绝缘陶瓷、耐高温绝缘石英玻璃;掩埋电极的绝缘材料覆盖层厚度为0.1-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540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