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卤缓释营养肥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05436.6 | 申请日: | 201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6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宋文东;纪丽丽;胡世伟;李晓菲;李世杰;刘娟花;苗东亮;马孝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2 |
代理公司: | 湛江市三强专利事务所 44203 | 代理人: | 庞爱英 |
地址: | 524025 广东省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卤缓释 营养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海卤缓释营养肥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卤水是海盐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液体废料,其中富集大量的无机化合物,如氯化钾、氯化钠、氯化镁、硫酸镁、溴化镁及含量丰富的微量元素等。其中,氯化钾、氯化钠可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氯化钠又具有抑菌杀菌作用。
我国是海盐生产大国,海盐产量居于世界首位。而作为海盐生产的废料一苦卤,其产量也随着海盐生产的增长而增加,截至2008年,我国海盐苦卤已增加到2000万m3/a。我国牡蛎养殖居全球首位,2006年人工养殖量达389万吨,牡蛎壳占牡蛎质量的60%。然而,由于市场等诸多原因,苦卤和牡蛎壳资源仅能生产初级的化工产品,尚未形成大规模利用的产业链,缺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大部分的资源被重新排人大海,造成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极低,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从其他方面着手对海盐苦卤和牡蛎壳的综合利用研究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卤缓释营养肥的制备方法,利用苦卤和牡蛎壳为原料,制备对作物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的、无污染的缓释营养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标准予以实现:
用自来水将卤水密度调至1.1g/mL,取200mL,加入尿素200g溶解后,加入500g牡蛎壳粉,经充分搅拌均匀用保鲜膜密封,在45℃、pH8.5下吸附3h,制粒后在75℃-80℃下烘干。
牡蛎壳粉处理:将牡蛎壳进行挑选,洗净,风干,粉碎,750℃高温炉加热1.5h,自然降温后,用60目筛筛选,装入塑料袋备用。
本发明有如下优点:
(1)以牡蛎壳粉为载体,吸附性与其它吸附剂相当,且能额外提供钙素,生产成本低,且能充分利用资源,使牡蛎壳变废为宝。
(2)能过加入海盐苦卤,增加肥料中的微量元素,能使植物种子萌芽提前,兼具有抗虫、抑菌等功能。海卤成本低,且能充分利用废弃资源,降低其对近海环境的污染。
(3)卤水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K,Mg,B,Zn,Fe,Mn,Ca,Cu,Ni,Co,Cd等,这些元素对防治植物病虫害,促进植株和幼苗健壮成长有一定的作用。尿素作为基肥,补充植物氮肥的来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用自来水将卤水密度调至1.1g/mL,取200mL,加入尿素200g溶解后,加入500g牡蛎壳粉,经充分搅拌均匀用保鲜膜密封,在45℃、pH8.5下吸附3h,制粒后在75℃下烘干。
牡蛎壳粉处理:将牡蛎壳进行挑选,洗净,风干,粉碎,750℃高温炉加热1.5h,自然降温后,用60目筛筛选,装入塑料袋备用。
将上述制成的产品,每立方米土壤施加250g缓释营养肥。
将本产品用于芫荽中,经试验可得:使用本产品后叶绿素a和叶绿素b显著增加,表明本产品可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植物生长旺盛;各种矿物元素均有显著变化,表明可促进植物对矿物元素的吸收;使用本产品,牙叶不易被蚜虫咬食,具有一定的驱虫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54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