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把罩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05785.8 | 申请日: | 201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3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坂根泰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J23/00 | 分类号: | B62J23/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贵亮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把罩。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车把罩,公知例如专利文献1那样的车把罩。借用该文献的符号进行说明,该车把罩(10)通过上罩(12)和下罩(13)从上下方向覆盖车把(6)。
像这样从上下覆盖车把(6)的构造的优点是:在驾驶员看来,两个罩(12)(13)的接合部(11)不在车把罩的上部显现出来,不容易看见;但相反,由于是使车把(6)的转向轴(5)穿过在下罩(13)上设置的开口的构造,所以也具有如下缺点:在车身上安装车把(6)之前,必须预先在车把(6)上安装下罩(13),从而组装操作受到制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27568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使罩的接合部很难被驾驶员看见,且同时可以提高组装操作的自由度的车把罩。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车把罩,其具有上罩以及下罩,
所述上罩从上侧覆盖车把部件,所述车把部件具有车把杆和转向轴,所述车把杆在车宽方向上延伸,为了操作转向系统而由驾驶员把持所述车把杆,所述转向轴从所述车把杆朝向下方延伸,且转动自如地被支承在车身上,所述上罩具有用于使所述车把杆向左右突出的车把杆用开口的缘部的上部;
所述下罩具有所述转向轴或者转向轴的轴线通过的转向轴用开口并且从下侧覆盖所述车把部件,并具有所述车把杆用开口的缘部的下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罩具有:下罩前半体,其配置在前侧,构成所述转向轴用开口的缘部的前部;以及下罩后半体,其配置在后侧,构成所述转向轴用开口的缘部的后部。
根据所述车把罩,由于将罩上下分割为上罩和下罩,因此驾驶员很难看到罩的接合部。
进而,由于下罩具有:下罩前半体,其配置在前侧,构成所述转向轴用开口的缘部的前部;以及下罩后半体,其配置在后侧,构成所述转向轴用开口的缘部的后部,所以当将车把部件的转向轴安装在车身上时,不必预先将下罩安装在车把部件上,从而组装作业的自由度增加。
优选所述上罩从下方被紧固固定在所述车把部件上,其紧固部被所述下罩覆盖。
当这样构成时,驾驶员看不到将上罩固定在车把部件上的紧固部。
优选所述下罩前半体相对于所述上罩和车把部件从下方通过共同固定而被紧固。
当这样构成时,由于上罩和下罩前半体相对于车把部件被同时紧固,所以可以减少紧固部件。并且,由于共同固定的紧固部设置在下罩前半体上,所以可以形成为在下方露出的紧固部很难被驾驶员看见的配置。
进而优选所述上罩通过夹着车把杆而在前后配置的紧固部被紧固在车把部件上,前后的紧固部中前侧的紧固部与下罩前半体被共同固定。
当这样构成时,由于上罩在车把杆的前后被紧固,所以可以相对于车把部件稳定地紧固固定。并且,即使拆开与下罩前半体的共同固定,由于上罩和车把部件被固定,所以操作也很容易。
进而优选所述下罩前半体的上缘部以及所述下罩后半体的上缘部被卡合固定在所述上罩上,所述下罩后半体的下部被紧固固定在所述下罩前半体上。
当这样构成时,可以通过很少的固定部来固定下罩的前半体、后半体。
附图说明
图1(a)是使用本发明的车把罩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一例即自动两轮车的侧视图,图1(b)是表示本发明的车把罩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1(c)是相同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车把部件10的图,图2(a)是转向轴的轴向观察的部分省略俯视图,图2(b)是从图2(a)的Z方向观察的部分省略主视图,图2(c)是左侧视图;
图3是表示上罩20U的图,图3(a)是俯视图,图3(b)是图3(a)的左侧视图,图3(c)是图3(a)的c-c剖面图;
图4是表示下罩前半体30的图,图4(a)是主视图,图4(b)是左侧视图,图4(c)是部分省略俯视图,图4(d)是图4(c)的d-d剖面图,图4(e)是图4(a)的e-e剖面图;
图5是表示下罩后半体40的图,图5(a)是主视图,图5(b)是侧视图,图5(c)是图5(a)的c-c剖面图;
图6是表示方向指示灯的一例的图,图6(a)是主视图,图6(b)是侧视图,图6(c)是图6(a)的c-c剖面图;
图7是表示方向指示灯的安装构造的俯视图;
图8(a)、图8(b)是分别表示把手端60的安装构造的剖面图;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57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