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夹持骨钻的机械臂末端管状夹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05876.1 | 申请日: | 201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9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隋春平;赵忆文;韩建达;吴镇炜;高英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B25J1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晓光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持 机械 末端 管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科微创手术辅助机械臂的夹持机构,具体地说是一种夹持骨钻的机械臂末端管状夹持器。
背景技术
骨科手术中,经常需要在骨头上钻孔以植入螺钉。微创手术是目前外科手术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近年来随着各种微创手术器械及技术的发展,手术适应症不断扩大。在微创骨科手术过程中,尤其是脊柱微创骨科手术过程中,常常需要通过术中CT(或X光)获取钻孔部位的实时图像,利用图像引导的计算机辅助技术,实现对钻头位置和角度的调整和确认。对于经常从事该类手术的医生来说,长期暴露在X光辐射下,会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如果采用机器人进行X光下的钻孔操作,辅助医生完成手术,将从根本上解决了医生长期辐射暴露导致的健康损害问题,同时也将机器人的精确性、稳定性、一致性与手术医生的临床经验和手术技巧紧密结合。
骨科微创手术中常用的钻孔工具是一种高速气钻,在手术中医生以一种类似于握笔的姿势,抓持骨钻的圆柱杆形的马达部位,执行钻孔操作。若以机械臂代替人工进行钻孔操作,其末端的骨钻夹持器将是一个重要的部件。
目前尚没有专门用于该类医用骨钻的夹持器,类似的现有管状器件的夹持器不具备较高的定位精度、方便的装拆性、夹持的可靠性及简单小巧的外形和尺寸。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医用骨钻的夹持器存在的不具备较高的定位精度、方便的装拆性等不足之处,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拆装操作简单、定位精度高、外形简单、尺寸较小、夹持可靠的夹持骨钻的机械臂末端管状夹持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夹持骨钻的机械臂末端管状夹持器包括主夹持管、开口卡环、锁紧套和多个锥形卡块,其中主夹持管安装于机械臂末端;开口卡环位于主夹持管外部中间位置,锁紧套套于主夹持管外部尾端,多个锥形卡块分别位于主夹持管外部尾端的卡块孔中,并设置于锁紧套内。
所述的主夹持管具有前端定位环形台阶、限位台阶、外螺纹以及多个卡块孔,其中定位环形台阶与骨钻马达的前端锥面相抵接;限位台阶设于主夹持管外侧与开口卡环配合;外螺纹位于主夹持管外侧中部,与锁紧套内螺纹相配合;多个卡块孔位于主夹持管尾部,其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用于约束锥形卡块的内台阶和外台阶,卡块孔为方形,孔壁两侧面相互平行且与管体轴线等距;主夹持管通过连接法兰和连接杆与机械臂末端机械接口相连接。
所述的锁紧套设有内螺纹和内锥面,内螺纹设于锁紧套的前端,与主夹持管的外螺纹相配合;内锥面与多个锥形卡块的外锥面相接触。
所述锁紧套外部设有用于手动旋转的滚花。
所述的锥形卡块设有前端台阶、外锥面、后端卡槽和内柱面;外锥面与锁紧套的内锥面采用相同的锥角,以锥面接触;锥形卡块的两侧面相互平行且与内柱面的轴线等距。
所述锥形卡块为3~4个。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及优点:
1.定位准确。本发明不仅具有沿管状夹持器轴线方向的定位功能,而且能保证骨钻轴线与夹持器轴线始终保持一致,从而实现了骨钻每次拆装后的准确重复定位;
2.操作简单。本发明通过旋转夹持器外部的螺纹套即可实现骨钻的装拆,而且仅需手动即可完成,不需要辅助工具;
3.结构紧凑。本发明部件较少、外观简单、尺寸较小,极大降低了与病人身体或其他器具设备干涉的概率;
4.夹持力小,夹持可靠。本发明采用在圆柱管两端设置定位和夹持点,受力点间隔和接触面积较大,可以较小的夹持力实现可靠夹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主夹持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锁紧套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中锥形卡块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中锥形卡块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中骨钻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58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水温度传感器的土样渗透液位自动测量装置
- 下一篇:金相试样外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