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胶箱清洗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06310.0 | 申请日: | 201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0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邹卫武;赵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亿和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28 | 分类号: | B08B9/28;B08B1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傅靖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洗机,特别涉及一种胶箱清洗机。
背景技术
对于大多数工厂而言,周转和出货时因灰尘较多,胶箱外观常常较脏,容易遭受客户的抱怨,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名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公司都是指派专门人员进行清洗、打扫,这样就存在以下的问题:
1、 指派专门人员浪费了人力;
2、 清洗水源不能重复利用,浪费了物力;
3、 等待自然晾干的过程中浪费了时间;
4、 晾干的过程占用了大量空间,容易受到场地限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省时省力省场地并且高效率的胶箱清洗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胶箱清洗机,包括机架、设于所述机架内框中段位置的分水隔板、设于所述分水隔板上方机架四周的密封隔板、穿过所述分水隔板中心部位的转轴、设于所述分水隔板上方并连接于所述转轴上的胶箱固定机构、设于所述分水隔板下方并连接于所述转轴上的转动机构、可移动的设于所述机架内框侧的清洗机构、设于所述机架外的水循环系统、设于所述机架上方或外框的电控箱。
所述机架其中一侧的密封隔板为可自动升起式门帘。
所述胶箱固定机构包括套接于所述转轴上的支撑板、设于所述支撑板上方的底盘、设于所述底盘旁边的夹紧气缸以及连接于所述夹紧气缸活塞杆上的胶箱压块。
所述清洗机构包括固定气缸以及固定于所述气缸活塞杆上的高压喷水枪。
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用于盛放清洗水的清水池、连接所述清水池和所述高压喷水枪的水泵、盛放污水的污水池以及连接所述污水池和所述清水池的过滤系统。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自动清洗的技术,减少了所需的人力;
2.运用自动甩干的技术,减少了晾干的时间以及晾干时所需要占用的大量场地;
3.通过水循环的过滤技术,实现清洗水的循环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胶箱清洗机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胶箱清洗机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胶箱清洗机胶箱固定机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胶箱清洗机转动机构的结构图。
图中:1.铝合金机架 11.有机玻璃封闭隔板 12有机玻璃分水隔板 13门帘 14.开门气缸 15.转轴固定板架 16.电机固定板2.转轴 31.支撑板 32.底盘 33.夹紧气缸 34.胶箱压块 4.转动机构 41.支撑架 42.转轴上连接板 43.转轴下连接板 44.皮带轮 45.皮带 46.电机 51.高压喷水枪 52.固定气缸 61.清水池 62.水泵 63.污水池 64.过滤系统 7.电控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参见图1、图2,如其中图例所示,一种胶箱清洗机,包括一个铝合金机架1、设于所述铝合金机架1内框中段位置的有机玻璃分水隔板12、设于所述有机玻璃分水隔板12上方机架四周的有机玻璃密封隔板11、穿过所述有机玻璃分水隔板12中心部位的一根转轴2、设于所述分水隔板12上方并连接于所述转轴2上的一个胶箱固定机构、设于所述有机玻璃分水隔板12下方并连接于所述转轴2上的一个转动机构4、可移动的设于所述铝合金机架1内框的两个清洗机构、设于所述铝合金机架1外的一个水循环系统,设于所述铝合金机架1上方或外框的电控箱7。
所述铝合金机架1其中一侧的有机玻璃密封隔板为一个可自动升起式门帘13;所述门帘13的上方固定一个开门气缸14;所述开门气缸14的活塞杆固定于所述门帘13上;所述有机玻璃分水隔板12下方的机架上设有转轴固定板15和电机固定板16。
所述清洗机构包括一个固定气缸52以及固定于所述气缸52活塞杆上的一个个高压喷水枪51。
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用于盛放清洗水的一个清水池61、连接所述清水池61和所述高压喷水枪51的一个水泵62、盛放污水的一个污水池63以及连接所述污水池63和所述清水池61的一个过滤系统64。
参见图3和图4,如其中图例所示,所述胶箱固定机构包括套接于所述转轴2上的一个支撑板31、一个底盘32、设于所述底盘32旁边的三个夹紧气缸33以及连接于所述夹紧气缸33活塞杆上的三个胶箱压块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亿和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亿和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63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赤泥陶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实验室精制沥青的焦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