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奥氏体球墨铸铁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06508.9 | 申请日: | 201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7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A·克劳德;M·威尔逊;R·本基赫布;L·T·施米特;A·鲁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7/10 | 分类号: | C22C37/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曹小刚;李连涛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奥氏体 球墨铸铁 | ||
1.奥氏体球墨铸铁合金组合物,包含:
约2.2wt%~约2.4wt%的碳;
约3.5wt%~约4.0wt%的硅;
约28wt%~约29wt%的镍;
约2.5wt%~约3.0wt%的铬;
约0.9wt%~约1.1wt%的钼;和
大于约50%的铁,
其中百分比是基于该组合物的总重量,以及其中该合金基本上不含锡和锑。
2.权利要求1的铸铁合金组合物,进一步包含基于该组合物的总重量的约0.035wt%~约0.090wt%的镁。
3.权利要求1的铸铁合金组合物,进一步包含一种或多种痕量元素。
4.权利要求3的铸铁合金组合物,其中基于该组合物的总重量,所述一种或多种痕量元素包含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
不超过约0.10%的锰;
不超过约0.08%的磷;和
不超过约0.03%的硫。
5.权利要求3的铸铁合金组合物,其中所述一种或多种痕量元素各自以基于该组合物的总重量不超过约0.1wt%的量存在。
6.权利要求3的铸铁合金组合物,其中所述一种或多种痕量元素以基于该组合物的总重量不超过约0.15wt%的总量存在。
7.权利要求1的铸铁合金组合物,其中该铸铁具有石墨是基本上球形的奥氏体结构,依照ASTM A 247 Form I和II石墨的总量为约70%或更高。
8.权利要求7的铸铁合金组合物,其中Form I和II石墨的总量的至少约87%包含Form I,依照ASTM A 247。
9.由依照权利要求1的合金组合物制备的涡轮外壳或涡轮歧管。
10.权利要求9的涡轮外壳或涡轮歧管,其中在依照ASTM E8测定时,所述涡轮外壳或涡轮歧管在室温具有至少约380MPa的极限拉伸强度。
11.权利要求9的涡轮外壳或涡轮歧管,其中在依照ASTM E8测定时,所述涡轮外壳或涡轮歧管在室温具有至少约210MPa的0.2%实用弹性极限应力。
12.权利要求9的涡轮外壳或涡轮歧管,其中在依照ASTM E8测定时,所述涡轮外壳或涡轮歧管在室温具有至少约10%的断裂伸长百分比。
13.权利要求9的涡轮外壳或涡轮歧管,其中所述涡轮外壳或涡轮歧管在室温具有小于约300 HBW 5/750的硬度,其中该硬度是依照EN ISO 6506-1测定的。
14.奥氏体球墨铸铁合金组合物,由以下组成:
约2.2wt%~约2.4wt%的碳;
约3.5wt%~约4.0wt%的硅;
约28wt%~约29wt%的镍;
约2.5wt%~约3.0wt%的铬;
约0.9wt%~约1.1wt%的钼;
约0.035wt%~约0.090wt%的镁;和
余量的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其中百分比是基于该组合物的总重量。
15.权利要求14的铸铁合金组合物,其中该铸铁具有石墨是基本上球形的奥氏体结构,而且依照ASTM A 247 Form I和II的总量是约70%或更高。
16.权利要求15的铸铁合金组合物,其中所述Form I和II石墨包含至少约70%的具有依照ASTM A 247的Form I的石墨。
17.由依照权利要求14的合金组合物制备的涡轮外壳或涡轮歧管。
18.权利要求17的涡轮外壳或涡轮歧管,其中在依照ASTM E8测定时,所述涡轮外壳或涡轮歧管在室温具有至少约380MPa的极限拉伸强度。
19.权利要求17的涡轮外壳或涡轮歧管,其中在依照ASTM E8测定时,涡轮外壳或涡轮歧管在室温具有至少约210MPa的0.2%实用弹性极限应力。
20.权利要求17的涡轮外壳或涡轮歧管,其中在依照ASTM E8测定时,所述涡轮外壳或涡轮歧管在室温具有至少10%的失效伸长百分比。
21.权利要求17的涡轮外壳或涡轮歧管,其中所述涡轮外壳或涡轮歧管在室温具有小于约300 HBW 5/750的硬度,其中该硬度是依照EN ISO 6506-1测定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尼韦尔国际公司,未经霍尼韦尔国际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650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多天线系统中发送基准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多电话环境中的远程用户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