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脊髓蛛网膜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06518.2 | 申请日: | 201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8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娟;朱晓谦;王小引;李新娟;刘瑞丽;贾杰;李樸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05 | 分类号: | A61K36/8905;A61P29/00;A61K31/045;A61K33/24;A61K35/24;A61K35/55;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41107 | 代理人: | 吕振安 |
地址: | 45300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脊髓 蛛网膜 中药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特别是一种治疗脊髓蛛网膜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脊髓蛛网膜炎是蛛网膜的一种慢性炎症过程,是在某种病因的影响下,蛛网膜逐渐增厚与脊髓、脊神经根粘连,或形成囊肿,阻塞椎管并导致脊髓功能障碍的一组病变。对于蛛网膜增厚粘连者,目前多采用抗生素及激素治疗,虽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效果不佳,不能完全根除疾病;对囊肿型或局限性蛛网膜粘连者,多使用手术摘除和剥离,但手术后仍可继续粘连,故治疗很难取得良好效果,给患者带来很多的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治疗治疗脊髓蛛网膜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脊髓蛛网膜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麝香7~10g,胆南星35~50g,僵蚕35~50g,香附35~50g,川乌35~45g,草乌35~45g,当归35~50g,川芎35~50g,肉桂35~50g,丁香35~50g,黄连35~50g,地龙35~50g,赤芍35~50g,五灵脂35~50g,黄芩35~50g,细辛35~50g,乳香80~110g,没药80~110g,黄丹900~1100g,血竭80~100g,冰片80~110g,麻油1800~2200g组成。一种治疗脊髓蛛网膜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胆南星,僵蚕,香附,川乌,草乌,当归,川芎,肉桂,丁香,黄连,地龙,赤芍,五灵脂,黄芩,细辛,浸入麻油,浸泡5~7天后放入锅中加热,先文火后武火熬制,加热温度:200~350℃,逐步升温,熬制中,不断搅拌药油,煎药约2~3小时;(2)黄丹缓下并不停充分搅拌至出烟,离火后将药油放入冷水(10~20℃)盆内降温,待药油凝结成膏状;(3)将麝香,乳香(细粉),没药(细粉),血竭,冰片一同放入膏药内搅匀,膏药制成,再用冷水(10~20℃)浸泡2~3天(以水能没住膏体为宜),每天换水一次,摊在棉布上待用。
本发明能有效地治疗脊髓蛛网膜炎,使用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1)称取胆南星40g,僵蚕40g,香附40g,川乌40g,草乌40g,当归40g,川芎40g,肉桂40g,丁香40g,黄连40g,地龙40g,赤芍40g,五灵脂40g,黄芩40g,细辛40g,黄丹1000g,浸入麻油2000g内,浸泡6天后放入锅中加热,先文火后武火熬制,加热温度:200℃~300℃,逐步升温,熬制中,不断搅拌药油,煎药约2.5小时;(2)黄丹缓下并不停充分搅拌至出烟,离火后将药油放入冷水(15℃)盆内降温,待药油凝结成膏状;(3)将麝香8g,乳香100g(细粉),没药100g(细粉),血竭100g,冰片100g一同放入膏药内搅匀,膏药完全制成,用水(10℃)浸泡3天(以水能没住膏体为宜),每天换水一次,摊在棉布上待用。
实施例二:
(1)称取胆南星35g,僵蚕35g,香附35g,川乌35g,草乌35g,当归50g,川芎50g,肉桂35g,丁香35g,黄连50g,地龙50g,赤芍50g,五灵脂35g,黄芩35g,细辛35g,黄丹1100g,浸入麻油2200g内,浸泡5天后放入锅中加热,先文火后武火熬制,加热温度:250℃~350℃,逐步升温,熬制中,不断搅拌药油,煎药约3小时;(2)黄丹缓下并不停充分搅拌至出烟,离火后将药油放入冷水(10℃)盆内降温,待药油凝结成膏状;(3)将麝香10g,乳香110g(细粉),没药110g(细粉),血竭80g,冰片110g一同放入膏药内搅匀,膏药完全制成,用水(15℃)浸泡2.5天(以水能没住膏体为宜),每天换水一次,摊在棉布上待用。
实施例三:
(1)称取胆南星50g,僵蚕50g,香附50g,川乌45g,草乌45g,当归35g,川芎35g,肉桂50g,丁香50g,黄连35g,地龙35g,赤芍35g,五灵脂50g,黄芩50g,细辛50g,黄丹900g,浸入麻油1800g内,浸泡7天后放入锅中加热,先文火后武火熬制,加热温度:200℃~350℃,逐步升温,熬制中,不断搅拌药油,煎药约2小时;(2)黄丹缓下并不停充分搅拌至出烟,离火后将药油放入冷水(20℃)盆内降温,待药油凝结成膏状;(3)将麝香7g,乳香80g(细粉),没药80g(细粉),血竭90g,冰片80g一同放入膏药内搅匀,膏药完全制成,用水(20℃)浸泡2天(以水能没住膏体为宜),每天换水一次,摊在棉布上待用。
本发明使用时,先将膏药皮微加热,软化后,按粘连长度贴于患处,5天换药一次,45天为一疗程。本发明的使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受条件限制,不需要严格的杀菌消毒。
本发明实施病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医学院,未经新乡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65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车转向节半封闭挤压模具
- 下一篇:一种真空吸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