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伏玻璃强度在线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06881.4 | 申请日: | 201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7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坚;梁红军;赵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华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3 | 分类号: | G01N3/303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地址: | 45445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强度 在线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伏玻璃工艺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光伏玻璃强度在线检测验收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光伏玻璃作为太阳能电池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材料,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主要作用是:第一尽可能使更多的太阳光透过玻璃,减少对太阳光的反射和吸收;第二对太阳能电池及其他组件起保护作用,因此要求该玻璃强度高、抗冲击能力强、热稳定性好和自爆率低。
目前我国在太阳能光伏电池产品中使用的玻璃,是一种经过窑炉高温烧结、脱铁降色和压花减反处理的特种玻璃,俗称超白低铁绒面玻璃。在该玻璃的基础上,需要经过钢化处理,才能达到光伏行业对玻璃强度的要求,因此光伏玻璃的强度是光伏玻璃的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在2009年颁布的《太阳能电池用玻璃》行业标准中(JC/T2001—2009),对强度的检测规定采用离线方式,并且是抽样的具有破坏性质的检测,标准中规定:用质量227G表面光滑的钢球放在距试样表面1000mm的高度,使其自由落下。冲击点应在距试样中心25mm的范围内,对每块试样的冲击仅限一次。随着我国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离线抽样检测方法已不能满足生产和用户的需要,许多生产厂家开始进行在线检测,但大多数厂家因陋就简,均采用人工在线敲击的方式,不能满足大规模生产和现代化生产需要。因此,寻找一种在线检测光伏玻璃强度的方法对行业技术人员来说还是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玻璃强度在线检测装置,它利用杠杆原理实现对光伏玻璃强度的在线检测,同时利用光电传感器及电磁感应原理实现光伏玻璃强度在线检测的自动控制,最终实现光伏玻璃强度的在线自动检测,取代人工重复劳动、批次抽检的破坏性试验,又减少了破坏性试验所造成的成本增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光伏玻璃强度在线检测装置,它包括托辊支架及托辊,托辊设置在托辊支架上,光伏玻璃在托辊上移动,其中:所述的托辊支架上设置有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设置在光伏玻璃之下,且与光伏玻璃的纵轴线对应,光电传感器通过电线连接第一计时器,第一计时器设置在电控箱内,电控箱内还设置有第二计时器,电控箱固定在支座上,支座的上设置有电磁铁及支撑杆,电磁铁与衔铁相对应,衔铁固定在连杆的一端,连杆的另一端固定有锤体,连杆与支撑杆铰接,第一计时器及第二计时器均通过电线连接电磁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锤体为橡胶锤体,或者锤体的两端设置有聚氨酯锤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衔铁通过拉杆与连杆连接,拉杆穿装在连杆上,拉杆的一端与衔铁连接,另一端与连杆之间设置减震弹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第一计时器的设定时间等于光电传感器开始感应到光伏玻璃到光电传感器感应到光伏玻璃检测点所需的时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第二计时器的设定时间为1~3S。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是利用杠杆原理实现对光伏玻璃强度的在线检测,同时利用光电传感器及电磁感应原理实现光伏玻璃强度在线检测的自动控制,最终实现光伏玻璃强度的在线自动检测,取代人工重复劳动、批次抽检的破坏性试验,又减少了破坏性试验所造成的成本增加。
2、本发明可大大降低生产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了批次抽检破坏性试验所造成的损失,同时满足了光伏玻璃片片检测的需要,产品的出厂合格率可以达到100%。该检测装置设计简便,效果明显,可广泛使用在光伏玻璃钢化生产的在线强度检测上。
3、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能满足光伏玻璃企业大批量连续生产的需要,在线强度检测漏检率为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华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华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68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