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油茶病害的生防放线菌菌株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07054.7 | 申请日: | 201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6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英;杨蕾;李琳;宋光桃;李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02;A01P3/00;C12R1/465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00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油茶 病害 放线菌 菌株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保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治油茶主要病害的生防放线菌菌株及其应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效防治油茶炭疽病的球孢链霉菌球孢亚种CSUFTAC0906002及应用。
技术背景: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我国特有的食用油料树种,亦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利用和栽培历史。它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适种于广大的红壤丘陵低地区。主要生长在南方,以湖南、江西、广西为主,其中湖南省是国内最大的油茶产地和最大的茶油消费区。油茶全身都是宝,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据统计,油茶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县有130个,30万亩以上的县有56个,50万亩以上的县有19个。年产茶油1.3~1.5亿公斤,是二亿多人口的主要食用油来源。目前全国有油茶林400万公顷,占全国木本食用油料面积的80%以上,常年产油15万吨。目前,油茶的病害种类繁多,其危害程度也愈发严重。每年因病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难以估计,其中油茶炭疽病是一种常见的油茶病害。
油茶炭疽病是由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侵染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是我国油茶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生普遍,引起严重落果、落蕾、落叶、枝枯,甚至整株衰亡。病害落果率通常在20%左右,严重时40%以上。据浙江省的资料,由于油茶炭疽病,严重病区发病率高达80%,病树的平均存果率比无病树降低了63.3%。
当前对油茶炭疽病的防治主要通过种植抗性品种和化学防治来控制,但有害 生物抗性问题日益严重,且化学农药残留造成严重的危害,如造成残毒、污染环境,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不利于油茶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寻找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当务之急。放线菌广泛存在于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里,土壤是放线菌习居的良好场所。许多放线菌能够产生抗生素,具有良好的抑制植物病原菌生长和促进植物生长作用。土壤拮抗放线菌具有环境友好、拮抗作用良好、作用效果持久、针对性强等优点,是很有开发和应用潜力的生防菌。
从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对油茶炭疽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对油茶炭疽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相关技术仍旧很薄弱甚至空白,至今20多年能有效防治油茶炭疽病病的拮抗放线菌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防治油茶幼林病害的球孢链霉菌球孢亚种球孢变种CSUFTAC0906002,球孢链霉菌球孢亚种球孢变种CSUFTAC0906002是一种从植株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对油茶多种主要病害具有广谱拮抗作用的生防放线菌菌株,对油茶幼林病害的防治及促进油茶苗木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高效防治油茶炭疽病的球孢链霉菌球孢亚种球孢变种CSUFTAC0906002在防治油茶病害方面的多种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效防治油茶炭疽病的球孢链霉菌球孢亚种球孢变种CSUFTAC0906002,在PDA固体培养基上菌株菌落干燥、表面不光滑,有突起,菌落边缘不整齐,浅灰色。孢子丝非螺旋形,长枝条状。孢子卵圆形、球形、长圆形,表面光滑。基丝无色,有时背面微黄色。气丝较少,气丝秸草色、乳脂色或微黄秸草色。该菌株已于2011年1月10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进行了保藏,名称为:球孢链霉菌球孢亚种CSUFTAC0906002,(Streptomyces globixporus supsp.globisporus)CSUFTAC0906002;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1012。本发明所述高效防治油茶病害的球孢链霉菌球孢亚种CSUFTAC0906002通过平板对峙试验筛选获得。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高效防治油茶病害的球孢链霉菌球孢亚种 CSUFTAC0906002在防治油茶主要病害上的应用,并且可以用于制备防治植物病害的制剂。
所述的植物主要病害包括:油茶炭疽病、油茶叶枯病、油茶半边疯病、油茶茶饼病、油茶根腐病、油茶软腐病、柑橘炭疽病、荷花玉兰炭疽病、杉木炭疽病。该菌株尤其在油茶炭疽病和油茶叶枯病上防治效果显著。
所述的防治油茶病害的制剂的制备过程如下:
(1)先将菌液发酵:发酵条件为:接种量为10%,装液量100mL/300m L,初始pH7.0,温度25~30℃,发酵时间168h;发酵培养基为:酵母粉0.5%,葡萄糖1%,磷酸二氢钾0.1%,氯化钠0.1%,碳酸钙0.3%,pH自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未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70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