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温金属液体柔性转注接头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07057.0 | 申请日: | 201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9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柴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色赛尔工业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35/00 | 分类号: | B22D3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徐皂兰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金属 液体 柔性 转注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窑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钢铁及有色金属行业冶炼、熔炼等过程中金属液体的转注或铸造等技术,尤为涉及高温金属液体转注时用到的一种柔性连接的接头,即高温金属液体柔性转注接头。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对金属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因而工艺上对金属液或合金液体的要求相应日趋严格,转注过程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也可能会对金属及合金熔液的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以铝加工行业的熔炼、保温及铸造过程为例,传统的较多采用固定式流口或倾动式转注;由于需要对流口进行操作(如拔掉流口塞以放出铝液)或倾动炉与固定溜槽间需要留出一定的空间以便倾动过程的顺利进行(该过程就像用茶壶向茶杯内注入茶水一样),因而转注过程无法密闭实现并且过程中液体的落差较大。
随着技术的进步及倾动式熔炼炉、保温炉的更多的应用,在转注流口方面也有一些改进,如:旋转接头式的转注流口也有很多的应用,这种结构也可克服上述问题实现专注过程中无落差及相对密封;然而,旋转式回转流口还存在以下局限性:
1、受场地制约:必须置于炉子回转中心轴线上。
2、通常旋转接头前后需要较长的流槽进行设备间的连接。
3、密封毡会受到磨损及金属液体的侵蚀较易损坏,因而更换较为频繁。
4、由于密封材料的损坏,易造成金属泄露。
5金属液体在旋转接头处凝固,造成其损坏。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述现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金属液体柔性转注接头装置,它可克服以上缺点,实现专注过程相对密闭,安全便捷的进行转注操作。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温金属液体柔性转注接头,含有钢结构、壳体及顶箱体,壳体由钢板焊接而成,内有保温层,并与钢结构之间焊接连接,顶箱体由耐热钢焊接组成,根据实际情况也可增加耐火材料内衬,以提高其使用温度,顶箱体与钢结构之间以螺栓连接,以上各件共同组成了箱体。其特征在于,其还含有流口芯座、筒状套,流口芯座与倾动炉炉体固定连接,筒状套与固定式溜槽固定连接,流口芯座通过夹板固定于倾动炉炉体上,筒状套可由两件或两件以上组成,以利安装,其端部固定在钢结构上,并以柔软的耐火材料与墙体密封,流口芯座与筒状套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以便在转注时二者之间没有摩擦,流口芯座头部为半圆柱形,随着转注过程的进行,其和筒状套之间能一直保持合适的间隙不变,流口芯座端部有开口,以便倾动炉炉体内的金属液体经过流口芯座后平滑无障碍地顺利流入筒状套内,筒状套主体(端部)为圆柱形筒,筒体上根据流口芯座的大小及转动范围开孔以利其安装并转动,两端设有盖板,可单独制作后安装以免金属液体漏出;筒状套的金属液体出口方向为矩形截面的溜槽状,尺寸方便与下游的固定式溜槽对接,在筒状套和流口芯座下部最近的配合位置设有凸起结构,以防止金属液体倒流漏入箱体底部;
进一步,和金属液体接触的流口芯座和筒状套,用高密度耐火浇注料如刚玉、石墨、碳化硅、氮化硅等制成;
进一步,在倾动炉炉体及箱体壳体间设置有密封刷,密封刷由耐火纤维编织物及耐热钢丝共同编制而成,其外侧端部用耐热钢夹具夹牢以增加其强度且用紧定螺钉将其固定在倾动炉炉体及箱体壳体上,对倾动炉炉体及箱体之间进行密封;
进一步,密封软带由耐火纤维及耐热钢丝共同编制而成,在其横向方向安置一定间距的不锈钢钢板条,以便其形状稳定,两侧面呈较软的毛刷状与顶箱体滑动密封,两端分别固定于倾动炉炉体及顶箱体上实现倾动炉炉体及顶箱体无间隙密封;
进一步,在壳体下部设置有配合热电偶及电气控制系统精确控制壳体内部的温度以保持壳体温度不变的加热棒,加热棒为硅碳棒或电热合金,特殊情况下也可采用辐射管形式;
进一步,在壳体下部设置有检测有无金属液体漏入壳体内部的测漏棒,当进入液体流入时,流口芯座跟测漏棒之间通过金属液体联通为一个回路,检测元件可输出开关量信号以控制倾动炉炉体快速复位,并发出报警,以免事故的发生。事故处理完毕后通过放干塞头把壳体内的金属液体放出。
本发明有益的效果
1、实现较小落差的高温金属液体转注,从而减少因转注过程落差大造成的吸气、氧化、夹渣等现象。
2、实现相对密封的高温金属液体转注,从而减少金属液体和环境气体的接触,减少氧化现象,同时可改善车间环境,减少污染物泄露。
3、转注流程缩短,减少金属液体被污染、被氧化的几率。
4、适合各种安装配置,对工艺布局提供较大的便利。
5、实现较为恒温的转注,金属液体温度降幅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色赛尔工业炉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中色赛尔工业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70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