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减薄工艺的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08120.2 | 申请日: | 2011-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9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董自强;黄庆安;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P5/10 | 分类号: | G01P5/10;G01P13/02;H01L21/82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1110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工艺 风速 风向 传感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减薄工艺的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减薄硅芯片(21),所述减薄硅芯片(21)的背面通过导热胶(22)连接有陶瓷基板(23),在减薄硅芯片(21)的正面设有N阱(7),在N阱(7)上设有氧化层(11),在N阱(7)的中部设有4个扩散电阻加热元件(9)及4个热传感测温元件(15),4个热传感测温元件(15)为热电偶测温元件且分布于4个扩散电阻加热元件(9)的四周,在氧化层(11)的边缘区域设有电引出焊盘(14),4个扩散电阻加热元件(9)的电引出焊盘(18)及4个热传感测温元件(15)的电引出焊盘(13)分别通过金属引线与电引出焊盘(14)连接,在4个扩散电阻加热元件(9)和4个热传感测温元件(15)之间设置有热隔离槽(16),所述热隔离槽(16)深及减薄硅芯片(21)衬底中。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减薄工艺的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步,硅芯片的制备
步骤1,在硅芯片(1)表面热生长第一热氧化层(2);
步骤2,在第一热氧化层(2)上化学气相淀积氮化硅层(3);
步骤3,利用RIE技术对硅芯片(1)进行刻蚀,定义有源区(4);
步骤4,化学气相淀积第二氧化层(5);
步骤5,利用CMP技术对硅芯片(1)进行抛光处理;
步骤6,湿法腐蚀去除氮化硅层(3),制备完成场氧化层(6);
步骤7,磷离子注入,制备N阱(7);
步骤8,热生长栅氧化层(8);
步骤9,硼离子注入,制备加热元件(9)和热传感测温元件(15)的一个端(10);
步骤10,化学气相淀积第三氧化层,其中第一热氧化层(2)、第二氧化层(5)和第三氧化层合并为氧化层(11);
步骤11,利用干法刻蚀工艺制备热传感测温元件(15)上通孔(12)和加热元件(9)上通孔(17);
步骤12,利用溅射工艺制备电引出用铝焊盘(14)和热传感测温元件(15)的另一个端(13)以及加热元件(9)电引出焊盘(18);
步骤13,利用干法刻蚀工艺在加热元件(9)和热传感测温元件(15)之间制备热隔离槽(16);
第二步,减薄和封装
步骤1,在硅芯片(1)的正面悬涂石蜡层(19);
步骤2,在80℃环境温度下通过石蜡层(19)在硅芯片(1)的正面粘附载玻片(20);
步骤3,利用减薄工艺对硅芯片(1)的衬底进行减薄直至衬底厚度为80微米到100微米范围,得到减薄硅芯片(21);
步骤4,在减薄硅芯片(21)背面悬涂导热胶(22),并贴敷陶瓷基板(23),在环境温度100℃下对导热胶进行固化;
步骤5,在80℃环境温度下去除载玻片(20)和石蜡层(19);
第三步,划片,完成风速风向传感器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812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膜
- 下一篇:含有氨氯地平和比索洛尔的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