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低硬度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08938.4 | 申请日: | 2011-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0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石飞;钟宁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L75/08 | 分类号: | C08L75/08;C08G18/48;C08G18/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兴园专利事务所 11233 | 代理人: | 王蕴;马经文 |
地址: | 10001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度 聚氨酯 弹性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超低硬度聚氨酯弹性体,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浇注制成:A组份与B组份的质量比为1∶19-1∶27,B组份与C组份的质量比为1∶0到1∶0.3,其中:
A组份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B组份由数均分子量为6000-10000,官能度为3的聚环氧丙烷醚多元醇、催化剂和抗老化剂组成;其中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中的一种或两种,占B组份总量的0.01-0.5%,抗老化剂为1010、BHT、UV-531、UV-328中的一种或几种,占B组份总量的0.01-0.5%;
C组份为数均分子量为1000-4000的聚合物线性单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低硬度聚氨酯弹性体,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浇注制成:A组份与B组份混合的质量比为1∶22.1,B组份与C组份混合的质量比为1∶0.1,其中B组份为3官能度分子量7600聚环氧丙烷醚多元醇Z-221、3官能度分子量10000聚环氧丙烷醚多元醇Z-3100与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UV-531的混合物,质量比为1000∶1000∶3∶5;C组份分子量2000的线性单醇D-2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超低硬度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A组份、B组份、C组份单独存放,在生产时,将B组份和C组份分别在110℃,-0.08MPa条件下脱水4小时,降温至53℃。将A组分升温至55℃,加入到组份C中,混合均匀,反应十分钟,再将B组份加入到A、C组份混合物中,迅速混匀,浇注到50℃模具腔中,20分钟脱模,然后80℃熟化4小时,再常温放置24小时后,表面光滑无粘性,得到的聚氨酯弹性体的硬度为邵氏A 5。
4.一种超低硬度聚氨酯弹性体,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浇注制成:A组份与B组份的质量比为1∶0.8-1∶3,B组份与C组份的质量比为1∶0到1∶0.3,其中:
A组份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预聚物,该预聚物由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及其改性物和官能度为2-3、数均分子量为1000-8000的聚环氧丙烷醚多元醇聚合而成;
B组份由数均分子量为6000-10000,官能度为3的聚环氧丙烷醚多元醇、催化剂和抗老化剂组成;其中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中的一种或两种,占B组份总量的0.01-0.5%,抗老化剂为1010、BHT、UV-531、UV-328中的一种或几种,占B组份总量的0.01-0.5%;
C组份为数均分子量为1000-4000的聚合物线性单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超低硬度聚氨酯弹性体,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浇注制成:
A组份与B组份的质量比为1∶0.94,B组份与C组份的质量比为1∶0.1,其中B为组份为3官能度分子量7600聚环氧丙烷醚多元醇Z-221与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混合物,质量比为1000∶2;C组份为分子量2000的线性单醇D-2000。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超低硬度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A组份、B组份、C组份单独存放,在生产时,将B组份和C组份分别在110℃,-0.08MPa条件下脱水4小时,降温至53℃。将A组分升温至55℃,加入到组份C中,混合均匀,反应十分钟,再将B组份加入到A、C组份混合物中,迅速混匀,浇注到50℃模具腔中,20分钟脱模,然后80℃熟化4小时,再常温放置24小时后,表面光滑无粘性,得到的聚氨酯弹性体的硬度为邵氏A 5。
7.一种超低硬度聚氨酯弹性体,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浇注制成:A组份与B组份的质量比为1∶0.8-1∶3,其中:
A组份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预聚物,该预聚物由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及其改性物和官能度为2-3、数均分子量为1000-8000的聚环氧丙烷醚多元醇聚合而成;
B组份由数均分子量为6000-10000,官能度为3的聚环氧丙烷醚多元醇、催化剂和抗老化剂组成;其中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中的一种或两种,占B组份总量的0.01-0.5%,抗老化剂为1010、BHT、UV-531、UV-328中的一种或几种,占B组份总量的0.01-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未经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893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