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去除炼油废水中油类物质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08989.7 | 申请日: | 2011-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1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婷婷;夏志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丰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C02F1/40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炼油 水中 油类 物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炼油废水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可去除炼油废水中油类物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炼油废水是原油炼制、加工及油品水洗等过程中产生的一类废水,污染物的种类多、浓度高、对环境的危害大。炼油废水深度处理和回用,一方面可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而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另一方面,可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节约大量的新鲜水和购水费用、降低生产成本、缓解地区缺水危机。炼油废水的污染物主要有油、硫化物、氰化物、挥发酚、氨氮以及其它有毒物质,其COD含量较高,难降解物质多;而且受碱渣废水和酸洗水的影响,废水的pH变化较大。
目前,炼油废水的处理方法很多,如活性污泥法、生物法和活性炭法等。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称为粉煤灰,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国内粉煤灰的总堆存量已超过10亿吨而且还在以每年1亿吨的速度增加,粉煤灰的排放不仅侵占大量的土地,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因此粉煤灰的综合利用成为近来环保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去除炼油废水中油类物质的方法,通过利用粉煤灰作为炼油废水吸附剂来有效处理炼油废水中油类物质,同时由于粉煤灰具有来源广泛及成本低的特点,因此可降低粉煤灰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从而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去除炼油废水中油类物质的方法,步骤主要包括取粉煤灰和炼油废水的投加质量比为1:3或1:6,在投加粉煤灰之后,需要对搅拌废水10分钟,然后静置1-2小时。
本发明所述的可去除炼油废水中油类物质的方法的有益效果为:由于粉煤灰价格低廉,又具有颗粒小、多孔、活性高和吸附性强的特点,可通过利用粉煤灰作为炼油废水吸附剂来有效处理炼油废水中油类物质,同时能够降低粉煤灰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以达到资源综合利用和以废治废的目的;另外,粉煤灰中还含有多种氧化物,如SiO2、Al2O3、Fe2O3、CaO及MgO等,在熔融条件下酸解成离子,这些带有正电荷的离子均能使废水中带负电荷的胶体微粒凝聚,产生难溶性的化合物而被吸附、絮凝沉淀除去;此外,粉煤中还含有少量的Ni、Ca和V等催化助凝物质,能加快污染物的絮凝共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可去除炼油废水中油类物质的方法,在进行实际的初级处理过程中可进行以下步骤:
(1)取粉煤灰和炼油废水的投加质量比为1:3,在投加粉煤灰之后,需要对搅拌废水10分钟,此时其去油率最大;若搅拌时间过长,去油率反而下降;
(2)搅拌后,经粉煤灰处理后的废水,需要静置2小时,粉煤灰则已基本达到吸附平衡,去油率最优。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可去除炼油废水中油类物质的方法,在进行实际的次级处理过程中可进行以下步骤:
(1)取粉煤灰和炼油废水的投加质量比为1:6,在投加粉煤灰之后,需要对搅拌废水10分钟,此时其去油率最大;若搅拌时间过长,去油率反而下降;
(2)搅拌后,经粉煤灰处理后的废水,需要静置1.5小时,粉煤灰则已基本达到吸附平衡,去油率较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丰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丰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89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