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产出的浸入式LED光能养藻光伏电站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09023.5 | 申请日: | 2011-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6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一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一熙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H02J7/00;C12R1/8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产出 浸入 led 光能 养藻光伏 电站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藻系统,尤其是一种高效产出的浸入式LED光能养藻光伏电站系统。
背景技术
螺旋藻作为一种具有很好的抗病毒、降血压作用的保健品,其相关产品已经应用于保健食品的各个领域。
目前的养藻方式主要是露天养藻池或湖泊等大型养殖场,产量低、占地面积大、容易受季节和环境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产出的浸入式LED光能养藻光伏电站系统。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效产出的浸入式LED光能养藻光伏电站系统,包括温室、安装于温室顶部或侧壁的太阳能电池、逆变器、安装于温室内部的环境控制系统、立柱式养藻池、安装于立柱式养藻池内的LED灯。
概括来讲,本专利包括如下几大部分:
1、温室系统,本系统根据待养殖农作物数量进行个体量身建造,并可根据用地面积将各独立个体连接到一起,形成连栋规模;
2、太阳能电池,为便于充分利用太阳光,太阳能电池可根据需要安装在温室系统的顶部和侧壁,并可根据用电量灵活增删;
3、逆变器,该装置分别与太阳能电池和用电装置连接,将直流电转化成交流电,供系统内用电装置使用;
4、环境控制系统,该系统由太阳能电池提供电力,可对温室系统内部的温度、湿度等进行调节;
5、立柱式养藻池,为充分利用温室内空间,可在温室内设置若干个立柱式养藻池,该池为透明材料制作,在立柱中空部分加水作为养藻池使用;
6、LED灯,改灯以浸入方式安装在立柱式养藻池内,为藻类光合作用提供光源。
本专利通过在温室内设立若干个立柱式养藻池产生规模化效应,极大的提高了土地使用率和单位面积土地的生产效率;
通过在温室顶部或侧壁加装太阳能电池,为整套系统提供电力;
通过环境控制系统的设立,可对温室内作物生长环境的温度湿度等进行适于其生长的灵活调节;
通过在立柱式养藻池内以浸入方式安装LED灯,使得藻类可充分吸收光线进行光合作用,提高了藻类产量。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及实施例对该专利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专利整体结构图
图中:1、温室;2、太阳能电池;3、逆变器;4、环境控制系统;5、立柱式养藻池;6、LED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产出的浸入式LED光能养藻光伏电站系统,包括温室1、安装于温室1顶部或侧壁的太阳能电池2、逆变器3、安装于温室内部的环境控制系统4、立柱式养藻池5、安装于立柱式养藻池内的LED灯6。
概括来讲,本专利包括如下几大部分:
1、温室系统,本系统根据待养殖农作物数量进行个体量身建造,并可根据用地面积将各独立个体连接到一起,形成连栋规模;
2、太阳能电池,为便于充分利用太阳光,太阳能电池可根据需要安装在温室系统的顶部和侧壁,并可根据用电量灵活增删;
3、逆变器,该装置分别与太阳能电池和用电装置连接,将直流电转化成交流电,供系统内用电装置使用;
4、环境控制系统,该系统由太阳能电池提供电力,可对温室系统内部的温度、湿度等进行调节;
5、立柱式养藻池,为充分利用温室内空间,可在温室内设置若干个立柱式养藻池,该池为透明材料制作,在立柱中空部分加水作为养藻池使用;
6、LED灯,改灯以浸入方式安装在立柱式养藻池内,为藻类光合作用提供光源。
本专利通过在温室内设立若干个立柱式养藻池产生规模化效应,极大的提高了土地使用率和单位面积土地的生产效率;
通过在温室顶部或侧壁加装太阳能电池,为整套系统提供电力;
通过环境控制系统的设立,可对温室内作物生长环境的温度湿度等进行适于其生长的灵活调节;
通过在立柱式养藻池内以浸入方式安装LED灯,使得藻类可充分吸收光线进行光合作用,提高了藻类产量。
本技术领域中的相关技术人员应当熟悉到,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目的,而并非用作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所做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一熙,未经张一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90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溢流水洗装置
- 下一篇:聚酰胺纤维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