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09072.9 | 申请日: | 201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7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小笠原毅;高桥健太郎;井町直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131 | 分类号: | H01M4/131;H01M10/05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 二次 电池 正极 | ||
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具有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中具备含有镍和/或钴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颗粒,其特征在于,
选自由氢氧化铒、羟基氧化铒、氢氧化镱、羟基氧化镱、氢氧化铽、羟基氧化铽、氢氧化镝、羟基氧化镝、氢氧化钬、羟基氧化钬、氢氧化铥、羟基氧化铥、氢氧化镥、羟基氧化镥、氢氧化钕、羟基氧化钕、氢氧化钐、羟基氧化钐、氢氧化镨、氢氧化铕、羟基氧化铕、氢氧化钆、羟基氧化钆、氢氧化镧、羟基氧化镧、氢氧化钇、羟基氧化钇、氢氧化钪、羟基氧化钪组成的稀土化合物组中的至少1种稀土化合物以分散的状态粘着在所述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颗粒的表面,且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内含有通式(1)所示的偶联剂,
M为A1,R1、R2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8以下的烷基或烷氧基,R1和R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烷基及烷氧基可以为直链状、支链状中的任一者,n为3以下的整数,n为2或3的情况下,存在的多个R1及R2可以分别相同也可以不同,M上也可以键合官能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所述稀土化合物组由氢氧化铒、羟基氧化铒、氢氧化镧及羟基氧化镧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所述稀土化合物的平均粒径为1nm以上且100n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所述通式(1)所示的偶联剂为选自由双(乙基乙酰乙酸酯)单乙酰乙酸酯铝、乙基乙酰乙酸酯二异丙酯铝、三(乙基乙酰乙酸酯)铝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
5.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由具备正极活性物质颗粒的正极、负极、隔膜和非水电解液配置于外壳体内而成,所述正极活性物质颗粒具有含镍和/或钴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
选自由氢氧化铒、羟基氧化铒、氢氧化镱、羟基氧化镱、氢氧化铽、羟基氧化铽、氢氧化镝、羟基氧化镝、氢氧化钬、羟基氧化钬、氢氧化铥、羟基氧化铥、氢氧化镥、羟基氧化镥、氢氧化钕、羟基氧化钕、氢氧化钐、羟基氧化钐、氢氧化镨、氢氧化铕、羟基氧化铕、氢氧化钆、羟基氧化钆、氢氧化镧、羟基氧化镧、氢氧化钇、羟基氧化钇、氢氧化钪、羟基氧化钪组成的稀土化合物组中的至少1种稀土化合物以分散的状态粘着在所述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颗粒的表面,且所述外壳体内含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偶联剂,
M为A1,R1、R2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8以下的烷基或烷氧基,R1和R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烷基及烷氧基可以为直链状、支链状中的任一者,n为3以下的整数,n为2或3的情况下,存在的多个R1及R2可以分别相同也可以不同,M上也可以键合官能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907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交通车辆制动控制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触敏显示器的多维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