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以及磁瓦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09277.7 | 申请日: | 2011-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5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万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华川电装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7 | 分类号: | H02K1/17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杨冬 |
地址: | 610106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以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磁瓦。
背景技术
在有槽电枢永磁直流电动机中,由于齿槽的存在,使永磁体与所对者的电枢表面间的气隙磁导不均匀,由此产生磁阻转矩,即转子槽转动到磁瓦间隙时,转子槽正好与磁瓦间隙正对,造成转子受到的磁场突变,引起电动机输出转矩的脉动,这种不利的影响叫做齿槽效应。在电机设计和制造中为减少电机的齿槽效应带来的不足,一般都是将电机转子铁芯的槽做成斜槽,转子铁芯再与普通的磁瓦相配合,在转子在旋转过程中,斜槽是逐渐经过磁瓦间隙的,即转子受到磁瓦的磁场是逐渐变化的,因此可以削弱或消除齿谐波磁场所引起的转矩脉动。但斜槽铁芯的制造比较麻烦,不便于迭铆和后续的生产制造,由此使得整个电机的制造过程更加复杂,成本也比采用直槽的电机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低电机制造成本并能削弱齿槽效应的电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电机,包括转子和定子,所述定子包括两片呈圆弧状的磁瓦,所述两片磁瓦在安装后呈圆筒形并将转子装入其中,所述转子的转子槽与转子轴线平行,所述磁瓦的磁瓦端面与磁瓦轴线之间的夹角3°≤a≤15°。
进一步的是,磁瓦端面与磁瓦轴线之间的角度3°≤a≤8°。
本发明另一个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低电机制造成本并能削弱齿槽效应的磁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磁瓦,呈圆弧状,包括两个磁瓦端面,所述磁瓦端面与磁瓦轴线之间的夹角3°≤a≤15°。
进一步的是,磁瓦端面与磁瓦轴线之间的角度3°≤a≤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磁瓦端面设置一定的斜度,此时磁瓦之间形成的间隙也是斜的,使得其与直槽铁芯配合所形成的空间和斜槽铁芯与普通磁瓦形成的空间一样,从而使得转子槽逐渐通过磁瓦间的间隙,从而削弱或消除齿谐波磁场所引起的转矩脉动。磁瓦的加工制造简单、相对故障率低,由此使得整个电机的成本降低,也使得整个电机的生产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磁瓦和转子配合示意图;
图2是磁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磁瓦的半剖图;
图4是定子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转子1、磁瓦2、磁瓦间隙3、转子槽4、定子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包括转子1和定子5,所述定子5包括两片呈圆弧状的磁瓦2,所述两片磁瓦2在安装后呈圆筒形并将转子1装入其中,所述转子1的转子槽4与转子1轴线平行,所述磁瓦2的磁瓦端面3与磁瓦2轴线之间的夹角3°≤a≤15°。磁瓦端面3加工成斜面,磁瓦端面3与磁瓦2轴线的角度为1°≤a≤15°,两个磁瓦1在安装到电机的定子5上,正确安装好磁瓦2,即两片磁瓦2相对的磁瓦端面3之间平行,并且两个磁瓦2的磁瓦端面3之间形成的两个磁瓦间隙距离相等时,磁瓦端面3与电机轴线的夹角为1°≤a≤10°,此时再按照常规安装好转子1,并最终装配好电机。在运行时,转子1旋转运动,转子槽4不停的经过磁瓦端面3形成的磁瓦间隙,由于磁瓦间隙与转子槽4是相对倾斜的,即转子槽4是一部分一部分逐渐经过磁瓦间隙,从而避免了转子1受到的磁场急剧变化,进而减弱了齿槽效应。在制造本发明时,仅需改变磁瓦2,磁瓦2本身加工较为方便,其结构也更加简单,有利于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为了更有效的减少齿槽效应,磁瓦间隙3与电机轴线之间的角度1°≤a≤5°。这个角度范围也便于加工和电机组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华川电装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华川电装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92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风道双风扇汽车发电机
- 下一篇:一种根据电池电压自动调整输出的新型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