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实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09444.8 | 申请日: | 2011-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8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陶晶;张争奇;燕海峰;杨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7/18 | 分类号: | E01C7/18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刘崇义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路面 施工 质量 实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实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一个研究的热门领域,国内许多学者纷纷开始研究沥青路面施工中的非均匀性问题。由于施工非均匀性是导致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将施工中的非均匀性进行定量表达,并且指导施工后费用的支付调节,变得尤为重要。
从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角度来讲,目前国内可见的方法有长安大学基于VB界面开发的、以统计学F检验、T检验为核心的统计分析质量控制方法。其主要特点可对任意数据进行F检验、或T检验、从而判断在某因素发生变化时,施工质量是否受到影响。缺点为其以统计学为基础,因此必须在采集大量样本之后方能作出评判,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还有东南大学以VB6.0以及Excel为背景、以统计学常规控制图为核心的质量控制方法,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将时下比较流行的常规控制图作为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手段,并且开发成软件,用户可操作性较强,但由于常规控制图采用统计学中均值-极差或均值-标准差的上下界进行常规生产施工控制,但由于样本量过小,往往均值、或上下限范围确定比较困难,即使已经确定,但是当出现实测值超出目标范围时,依然无法分析到具体原因,不利于施工单位及时做出调整。因而往往不具有很好的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作用。因此迫切需要研究一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实时控制发放来弥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实时控制方法,其设计合理,可靠度高,可操作性强,实时性好,大大提高了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评价效率,并能实时对施工过程进行控制调整,有助于提高施工质量、节约经济成本,实用性强,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实时性差、不利于施工单位及时做出调整的缺陷和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实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沥青混合料设计阶段,通过绘制体积参数通用图评价各种沥青混合料的体积参数特征,选择出适合当地环境的且不容易离析的沥青混合料配比,其沥青混合料配比的选择过程如下:
101、绘制体积参数通用图底图:处理器以Vbe为x轴坐标,Va为y轴坐标,根据VMA=Vbe+Va,VFA=Vbe/VMA的关系,将Va、Vbe、VMA和VFA四种参数绘制于一张图上;其中,Va为孔隙率,Vbe为有效沥青体积百分率,VMA为矿料间隙率,VFA为沥青饱和度;
102、确定所需设计的沥青混合料的体积指标标准:依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确定所需设计的沥青混合料的体积指标标准,所述体积指标标准包括孔隙率Va的规范范围、矿料间隙率VMA的规范范围和沥青饱和度VFA的规范范围;
103、绘制体积参数通用图一:将步骤102中所确定的沥青混合料的体积指标标准参数输入至处理器,并通过所述处理器将Va、VMA和VFA三项标准所确定的规范区域展现到步骤101中所绘制的体积参数通用图底图中,得到体积参数通用图一;
104、确定所设计的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密度γ′t:采用实测法或计算法得到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密度γ′t;
105、确定所设计的沥青混合料的孔隙率Va′:处理器根据公式Va′=100-γ′f/γ′t×100%计算得出沥青混合料的孔隙率Va′,其中,γ′f为通过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所测得的沥青混合料毛体积密度,γ′t为步骤104中所确定的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密度;
106、确定所设计的沥青混合料的有效沥青体积百分率Vbe′:处理器采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附录B.5中的对有效沥青体积百分率的计算方法计算得到所设计的沥青混合料的有效沥青体积百分率Vb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94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