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圆弧滑轨的滑轨滑轮式结构增升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09909.X | 申请日: | 201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4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田云;刘沛清;舒培;屈秋林;周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3/38 | 分类号: | B64C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赵文利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弧 滑轨 滑轮 结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圆弧滑轨的滑轨滑轮式结构增升装置。
背景技术
襟翼在各种飞机上普遍应用,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增加飞机升力,主要用在飞机起降过程和特殊紧急情况。多缝富勒襟翼在襟翼舵面偏转的同时发生较大幅度的后退,增加机翼整体弯度和机翼面积,通过缝隙气流改善附面层状况,因而得到加大的升力增量。它的增升效果与其它类型襟翼相比具有很大优越性,已经在国外许多大中型运输机上得到应用,而且国外对我国在这一领域进行严格的技术封锁。在国内,由于运输机研制发展相对落后,富勒襟翼运动机构这一领域的自主研究尚属空白。目前国内航空业的发展对大型运输机的需求变得越来越紧迫,而研制大型运输机的关键技术之一——富勒襟翼运动机构的设计方法必须得到解决。
一种最基本的空间刚体引导机构为RSSR机构,如图1所示:它是最简单的空间刚体引导机构之一,分析可知机构的自由度数为2,杆L2具有1个局部自由度,总的机构自由度数,仍为1,决定整个机构状态的一个参数是杆L1或者杆L3的转角。且两个转角的关系是一一对应的,二者可用三角数表示。由图1可知杆L2为一个轴对称刚体,显然襟翼不是一个轴对称刚体,为了使杆L2能够准确代替后缘襟翼的运动,将原机构中一个球铰副用两个旋转副替换,如图2所示:上图所示机构于RSSR机构运动形式完全相同,只是取消了一个局部自由度。此机构已经可以作为襟翼引导机构。但是这种形式两个旋转轴通过两杆交于一点,这在实际工程应用很难实现。所以参考B737飞机后缘襟翼主襟翼运动机构对该机构进行进一步改进。改进机构如图3所示:分析上图所示运动机构,它由5个活动的连杆及6个转动副组成。且如果我们放开F点沿该处旋转轴方向的滑动,它也不会产生该方向的运动。所以其自由度为
F=6×5-6×5+1=1
由此可知该机构有唯一确定的运动,当该机构应用于襟翼引导机构时,应使得AB//FC。
由富勒襟翼运动的特点可以知道,襟翼要实现这样的运动襟翼不仅要产生偏转,同时也要产生后退量。通常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实现这一运动。第一种方法将襟翼旋转轴布置于翼面下方一定距离处,此时襟翼的大半径圆弧运动即可产生足够的后退量。另一种方法是将襟翼旋转轴置于襟翼安装点前方一定距离,使其先完成后退运动再完成向下偏转运动。从这两点出发,实现襟翼富勒运动的具体型式有:铰链式、四连杆机构式以及滑轨滑轮架式。
现有的三种福勒襟翼机构有它们的优点,但有些不足之处:
圆弧滑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但是滑轮架在其上运动不容易发生卡滞。但是由于只有一个半径,相当于图三机构中,AB、CF杆的尺寸确定,只能引导襟翼准确到达两个站位。
非圆弧滑轨一般为直线+弧线滑轨,这种滑轨的半径可变,所以可以使襟翼在到达所要求的三个站位,但是由于其轨道形状复杂容易发生卡滞。
螺旋线滑轨能很好的实现各位置的空间引导,但是其加工复杂,成本很高,只被少数机型采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襟翼实现富勒式运动的机械结构。富勒襟翼的主要特点是在襟翼发生偏转的同时还要产生后退,襟翼放下时不仅改变了机翼的弯度,而且同时增大了机翼的有效面积,加上缝隙对气流和机翼表面压力分布产生的影响,所以增升效果非常好。
本发明的一种双圆弧滑轨的滑轨滑轮式结构增升装置,包括双圆弧滑轨、滑轮、托架和襟翼;
襟翼下方连接托架,托架连接滑轮,滑轮位于双圆弧滑轨中滑轨槽中,使得双圆弧滑轨能够在滑轮上滑动;双圆弧滑轨包括连接件、第一圆弧滑轨段、直线段滑轨段、第二圆弧滑轨段和滑轨槽,连接件用于双圆弧滑轨与飞机的机翼进行连接,连接件、第一圆弧滑轨段、直线段滑轨段、第二圆弧滑轨段顺序连接,形成具有双圆弧的滑轨,滑轨中间开有滑轨槽,直线段滑轨段用来光滑过渡第一圆弧滑轨段和第二圆弧滑轨段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襟翼后退量大,偏角大。襟翼的位置由滑轨决定,在有限的空间内相对于其他机构能实现较大的后退量和偏角,提高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的升阻比。
(2)起飞着落两个位置分别在两个圆弧轨道上,因此互不干扰。
(3)设计简单,滑轨的设计数据直接来源于飞机起飞降落时襟翼的几个位置形成的轨迹,不像四连杆机构还得进行复杂的计算和设计,简化了四连杆机构,结构紧凑,整流罩面积小。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的RSSR机构示意图;
图2是背景技术的RSSR改进机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99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