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载探空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13178.6 | 申请日: | 2011-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38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雷明;叶雷;邹勇波;李运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航天飞行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W1/08 | 分类号: | G01W1/08;F42B15/08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李智 |
地址: | 43004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载 飞行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载探空飞行器,包括壳体,壳体前端设有空速管,壳体中部外表面设有折叠翼面,壳体后端外表面安放有空气舵片和舵机,壳体内设有探测通信装置、电池、油箱、自动驾驶仪和涡喷发动机,所述探测通信装置电连接空速管,所述壳体还连通一进气道。本发明能够挂装在高空长航时无人机,通过无人机投放,探测台风内部风速、风向、温度、压力、湿度数据,并利用无人机作为中继平台将数据传回指挥中心,实现对台风远程、快速、精确、安全、灵活探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象探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台风探测的机载探空飞行器。
背景技术
目前,台风探测的手段都有其针对性与局限性。卫星和地面雷达具有探测距离远的优势,特别是气象卫星,在台风生成之初即可以发现并实施探测,然而,卫星和雷达监测较难获得台风空间结构及其变化的资料,极大阻碍了对其结构变化及风雨分布变化规律的理论认识,从而对台风预报水平的提高造成影响。对此,发达国家采用有人/无人驾驶飞机投放的GPS下掷式探空仪对台风内部的风、温、压、湿数据实施探测,从而使台风路径预测的准确度提高30%以上,但该探测方式无法对台风下层中心区域进行连续精确探测,而该部分数据对台风精确预报具有重要作用。为此,美国和澳大利亚研制了能够进入台风眼的Aerosonde探空飞行器,解决了台风下层中心区域连续精确探测的问题,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为有效发挥上述探测手段的优势,国外目前综合使用这些手段实施对台风的探测,但使用条件不同对各种探测手段协调使用造成了困难,难以实现探测手段的有机结合,为此,应采取有效手段,实现对台风的体系化探测。
为适应台风探测需求,弥补现行探测方式的不足,可充分利用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的技术特点,研制出能够挂装在高空长航时无人机上且具有台风探测功能的下掷探空器和探空飞行器,释放到台风内部进行探测,并利用该无人机对探测数据进行中继转发,从而搭建起以无人机为平台的机载远程精确台风探测系统,实现对远海台风的快速、准确探测,为台风路径与强度预报提供有力支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挂装在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实现对台风远程、快速、精确、安全、灵活探测的机载探空飞行器,并能与下掷式探空器相结合,实现对台风高低搭配,点面结合的体系探测。
一种机载探空飞行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前端设有空速管,壳体中部外表面设有折叠翼面,壳体后端外表面安放有空气舵片和舵机,所述壳体内设有探测通信装置、电池、油箱、自动驾驶仪和涡喷发动机,所述探测通信装置电连接所述空速管,所述壳体还连通进气道。
所述空气舵片为三片。
所述壳体外表面还设有吊耳。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体现在:
国内外用于台风探测的气象探测无人机均选用活塞式发动机,飞行速度低,受台风影响较大,为了增加飞行的横侧向稳定性,本发明采用涡喷发动机作为探空飞行器动力装置的方案,通过提高其飞行速度,降低横侧风的影响,同时通过对各分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从而满足探测使用要求。另外,本发明具有台风探测功能的探空飞行器通过高空长航时无人机投放,探测台风内部风速、风向、温度、压力、湿度数据,并利用高空长航时无人机作为中继平台将数据传回指挥中心,探测距离远,反应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机载探空飞行器的结构布局图。
图2为折叠翼面展开锁定机构布局图。
图3为机载探空器机翼下挂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的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机载探空飞行器包括空速管1、壳体2、探测通信装置3、锂电池4、油箱5、自动驾驶仪6、进气道7、涡喷发动机8、舵机9、空气舵片10、折叠翼面11和吊耳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航天飞行器研究所,未经湖北航天飞行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131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