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板材承载力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20365.7 | 申请日: | 201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5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黄旭毅;吴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勘察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 |
代理公司: | 云南协立专利事务所 53108 | 代理人: | 谢嘉;普卫东 |
地址: | 650051 云南省昆明市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板材 承载力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适合于板材,尤其适用于高强道板的弯曲、压力等力学性能测试的多功能板材承载力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客货运量不断增加,我国铁路的运输能力已进入全面紧张状态。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充分发挥铁路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骨干作用,国家正在实施优化和强化路网结构、加快建设铁路主干线方略。在高速快铁、客货运专线铁路路基、桥梁电缆槽盖板建设时,要求统一按照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盖板设计施工,因此,需要对施工所用的高强道板进行抗压强度、抗折等力学性能进行监测,以保证盖板工程的质量,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及安全性。现有技术中,对高强道板材力学性能的检测装置简易,对承载能力、检测力值及测试精度等各个技术指标不能满足实际使用过程中的要求,迫切需要一种能够高质量完成试样的抗压、抗折等力学性能测试、满足现代化铁路施工建设的试验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性能稳定、测试精度高的多功能板材承载力试验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机架、承载测试装置、驱动装置和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机架之底部工作台两侧设置承载立柱,承载立柱顶部联接上横梁,机架中部设置移动横梁,移动横梁两端与设置于承载立柱内的升降丝杠动配合;所述的承载测试装置包括拉力承载测试装置和压力承载测试装置,所述的拉力承载测试装置安装于机架上部,所述的压力承载测试装置安装于机架下部,所述的驱动装置设置于机架之底部工作台中,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丝杆带轮带动升降丝杠转动;控制系统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电机工作。
本发明采用移动式横梁结构,实现了拉力承载和压力承载的通机测试,提高了设备了利用率。而且采用计算机控制,提高测试的精度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之左视图;
图3为图1之后视图。
图中:11-上横梁,12-承载梁,13-移动横梁,14-底部工作台,21-上夹具,22-下夹具,23-卯扣,31-上工作台,32-弯曲支座,33-弯曲压辊,34-支撑辊,35-支撑座,36-下工作台,37-传感器,38-固定装置,39-负荷传感器,41-升降丝杠,42-丝杠传动轮,43-电机,44-电机带轮,45-一级带轮,46-中间轮,5-板材,6-支脚,7-限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包括机架、承载施力装置、驱动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的机架之底部工作台14两侧设置承载立柱12,承载立柱12顶部联接上横梁11,机架中部设置有移动横梁13,移动横梁13两端与设置于承载立柱12内的升降丝杠41动配合;所述的承载测试装置包括拉力承载测试装置和压力承载测试装置,所述的拉力承载测试装置安装于机架上部,所述的压力承载测试装置安装于机架下部,所述的驱动装置设置于机架之底部工作台14中,驱动电机43通过传动机构驱动丝杆带轮42;控制系统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电机工作。
所述的拉力承载测试装置包括上夹具21和下夹具22,上夹具21固定于上横梁11上,下夹具22固定于移动横梁13上。
所述的上夹具和下夹具上分别设置卯扣23,以方便固定板材测试件。
所述的压力承载测试装置包括上工作台31、弯曲支座32、弯曲压辊33、位移传感器37、固定装置38和下工作台36,所述的上工作台31固定连接于移动横梁13的底侧,两个弯曲支座32对称地设置在上工作台31的轨道内,弯曲压辊33设置在弯曲支座32的顶端,下工作台36固定连接于机架的底部工作台14上,两个支撑座35对称地设置在下工作台36上,支撑辊34设置在支撑座35顶端;位移传感器37通过固定装置38铰接于下工作台36中部。
所述的上工作台31与移动横梁之间设置负荷传感器39。
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43、电机带轮44、一级带轮45和中间轮46,所述的电机带轮44与一级带轮45传动联接,一级带轮45与中间轮46同轴静配合,中间轮46与丝杠带轮42同步传动配合。
所述的承载立柱12一侧设置移动横梁13的下移限位装置7。
所述的控制系包括计算机和控制装置,计算机通过控制装置实现对电机等各执行机构的程序控制。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勘察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勘察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03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