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铅锌冶炼过程产生的富铟渣制取海绵铟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20573.7 | 申请日: | 201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6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栋;杨跃新;柴承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郴州市金贵银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4 | 分类号: | C22B7/04;C22B3/08;C22B3/46;C22B5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3038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铅锌 冶炼 过程 产生 富铟渣 制取 海绵 方法 | ||
1.种用铅锌冶炼过程产生的富铟渣制取海绵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1)富铟渣熟化浸出:以含铟0.2~10%的富铟渣为原料,经过破碎加工后,混合理论计算量0.8~3倍的工业浓硫酸,在70~90℃的条件下熟化3~8个小时,然后将熟化后的物料用稀酸或水进行一次浸出,控制浸出温度在60~95℃,液固比3~6:1,反应时间3~6h;液固分离后得一次滤液;一次滤渣经再次熟化后进行二次高温酸浸,浸出时间4~6h,温度85~95℃,液固比3~5:1;反应矿浆液固分离后,二次滤液返一次浸出逆流循环利用,二次滤渣洗涤后送综合回收Pb、Ag等其他有价金属;
(2)富铟液除杂:将一次滤液用NaOH中和到含酸20~50g/l后,加入硫化碱和还原剂B进行除杂处理,控制温度在30~60℃,反应时间1~3h,药剂加入量按杂质理论量的0.5~3倍;反应结束后进行液固分离得三次滤液;三次滤渣经水洗后返铅冶炼回收利用;
(3)置换海绵铟:将除杂后的三次滤液用NaOH调整溶液的pH值在0.5~2.5,加入60~120目含锌量大于90%的锌粉,锌粉加入量按理论量的1.5~15倍,控制反应温度25~50℃,反应时间1~4天,得到含铟量为60~98%的海绵铟;海绵铟用去离子水洗涤2~3次,压团后可熔铸成粗铟;置换后液回收后生产七水硫酸锌或者氧化锌产品;
所述(1)步骤的稀酸是含H2SO4 50g/L的溶液;
所述(2)步骤中的硫化碱是硫化钠;还原剂B是铁粉或铁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铅锌冶炼过程产生的富铟渣制取海绵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富铟渣的化学成分:In:0.36~12.76%,Fe:0.46~1.89%,Zn:1.38~25.46%,Pb:10.75~21.71%,Sb:1.19~27.8%,As:0.26~2.94%,此外还含有Sn0.9~0.12%、Cu0.2~0.4%、Ag0.001~0.003%有价金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铅锌冶炼过程产生的富铟渣制取海绵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对富铟渣采用浓硫酸熟化预处理过程,对浸出滤渣分别进行1~3次熟化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铅锌冶炼过程产生的富铟渣制取海绵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在富铟渣熟化浸出过程中可采用2~3段逆流浸出流程,即二次高温浸出滤液返回上次浸出作为反应前液;滤渣洗水回用作为浸出配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铅锌冶炼过程产生的富铟渣制取海绵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用锌粉置换海绵铟后得到的含铟小于50mg/l,含锌45~60g/l的硫酸锌液体经净化、除杂后用于生产七水硫酸锌、氧化锌化工产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铅锌冶炼过程产生的富铟渣制取海绵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把锌粉置换得到含铟量为60~98%的海绵铟,用去离子水洗涤3~4次,压团后可进行碱熔炼、除杂而制成粗铟,洗水返回浸出过程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郴州市金贵银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郴州市金贵银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057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