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单真空复合隔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20702.2 | 申请日: | 201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2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白明军;吴平;张琰;周生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贵族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02 | 分类号: | F16L9/02;F16L59/065;F16L59/08;F16L59/00;F16L23/02;F16L15/04;F16L5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8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真空 复合 隔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温介质输送管,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输送高温蒸汽、油或熔融盐的多层单真空复合隔热管,适合于太阳能发电、发热及化工领域的热传输。
背景技术
热传输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发电、采暖以及石油化工领域的管道,现有的热传输管一般是在普通管道的外表面包裹一层或多层保温材料,在太阳能发电领域,要求热传输管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和200℃以上的热传输性能,这样就需要在普通管道的外表面包裹多层保温材料,导致热传输管较粗,安装复杂,占用空间大,不环保,且热传输损失严重。
中国专利CN00815996公开了一种名称为“管道的管状隔热复合体”发明专利,该专利虽然公开一种在内外管之间设置一层包层的结构,但由于该包层采用软质膜材料等构成,其耐高温性能差,只能在150℃以下工作,不能应用于200℃以上的热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保温效果好,保温寿命长,耐高温的多层单真空复合隔热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多层单真空复合隔热管,包括内管和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与外管2之间设有至少一层反射层3,反射层将内管与外管之间沿径向分割成内外两层或多层空间,各空间之间相连通并抽真空,所述内管、外管以及反射层为不锈钢材料,在内管外表面及反射层外表面均设有防辐射层4,该防辐射层由一层或多层具有防辐射性能的铜箔或铝箔材料构成。
具体地说,在反射层3和防辐射层4表面设有连通内外空间的通孔。该通孔将内外各空间连通,使各空间形成同一真空度。
优选地,在反射层3与内管1之间的空间内填充有真空玻璃球或纤维,以强化防辐射隔热性能。
优选地,所述多层单真空复合隔热管的一端为外台阶面,另一端为内台阶面,相邻两根多层单真空复合隔热管的外台阶面与内台阶面配合。
进一步说,所述外台阶面上设有一段波纹管5,用以调节热胀冷缩效应和减少连接处热损失。
优选地,所述外管2与反射层3之间设有扶正件7。
优选地,所述外管上也设有一段波纹管5,用以调节热胀冷缩效应。
优选地,在每根多层单真空复合隔热管两端分别设有法兰盘6,相邻两根多层单真空复合隔热管连接处的法兰盘6之间用螺栓连接,并用密封件密封。
优选地,在每根多层单真空复合隔热管两端分别设有连接螺栓8和连接螺母9,相邻两根多层单真空复合隔热管连接处的连接螺栓8和连接螺母9之间配合,且配合处设有密封件。
优选地,在外管外表面设有保护层,以保护外管,增强隔热效果。
由于本发明采用多层单真空复合隔热管结构,且在内外管之间的同一真空空间中设置至少一层不锈钢反射层,反射层外表面设有防辐射层,由于不锈钢反射层将同一真空空间分割成多个同真空度的空间,既起到了反射作用,又避免了防辐射层的热传导,因此,本发明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和耐高温传输性,其连接部位也能有效防止热量泄露,大幅度提高了多层单真空复合隔热管本身及连接处的隔热性能,延长了保温寿命。
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保温效果好,耐高温性能强的优点,特别适用于太阳能发电、发热及石油化工领域的热传输。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节隔热管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最后一节隔热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节与最后一节隔热管法兰拼接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间节隔热管结构示意图;
图5是相邻中间两节隔热管法兰拼接示意图。
图6相邻两节隔热管螺纹拼接示意图。
在图中,1-内管,2-外管,3-反射层,4-防辐射层,5-波纹管,6-法兰盘,7-扶正件,8-连接螺栓,9-连接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分为第一节隔热管、中间节隔热管和最后一节隔热管。其中,第一节隔热管是位于整个传输管路最前面的一节,最后一节隔热管是位于整个传输管路最末的一节,中间节隔热管是位于整个传输管路中间的任意一节。在一条传输管路中,采用本发明中的第一节隔热管、最后一节隔热管和若干根中间节隔热管拼接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贵族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贵族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07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