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粘合剂树脂以及包括该粘合剂树脂的用于滚筒印花的油墨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21039.8 | 申请日: | 201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4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金大铉;刘志钦;金志洙;金星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 |
主分类号: | C08F283/02 | 分类号: | C08F283/02;C08F220/12;C08F212/08;C09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钟守期;王媛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合剂 树脂 以及 包括 用于 滚筒 印花 油墨 组合 | ||
1.以重复单位包括具有酸基的单体、可以与所述具有酸基的单体进行共聚的单体和侧链长度长且具有酸基的单体的粘合剂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树脂包括10~20摩尔%具有酸基的单体、50~80摩尔%可以与所述具有酸基的单体进行共聚的单体和10~30摩尔%侧链长度长且具有酸基的单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酸基的单体是从由(甲基)丙烯酸、丁烯酸、衣康酸、马来酸、反丁烯二酸、单甲基马来酸、异戊二烯磺酸、苯乙烯磺酸和5-降冰片烯-2-羧酸组成的群中选择的一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树脂,其特征在于:可以与所述具有酸基的单体进行共聚的单体是从由不饱和羧酸酯类、芳香族乙烯基单体类、不饱和醚类、N-乙烯基三伯胺、不饱和酰亚胺类和无水马来酸酐类组成的群中选择的一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链链长度长且具有酸基的单体的侧链的链长是碳数为3~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链链长度长且具有酸基的单体是从由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邻苯二甲酸酯、2-((甲基)丙烯酰氧)琥珀酸乙酯、ω-聚己内酯单羧酸(甲基)丙烯酸酯、2-丙烯酰氧琥珀酸乙酯、2-丙烯酰氧乙基邻苯二甲酸酯、2-丙烯酰氧乙基六水邻苯二甲酸盐和ε-聚己内酯单羧酸丙烯酸酯组成的群中选择的一种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树脂的重量平均分子量和酸价是分别为8,000~15,000和30~150KOHmg/g。
8.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粘合剂树脂的用于滚筒印花的光阻剂油墨组成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滚筒印花的光阻剂油墨组成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成物进一步包括颜料、乙烯性不饱和聚合性化合物和溶剂。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滚筒印花的光阻剂油墨组成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成物包括粘合剂树脂2~10重量%、乙烯性不饱和聚合性化合物4~10重量%、颜料2~10重量%和残存溶剂。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滚筒印花的光阻剂油墨组成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性不饱和聚合性化合物是从对于多元醇和α、β-不饱和羧基酸进行酯化反应得到的化合物、内含缩水甘油基的化合物里附加(甲基)丙烯酸得到的化合物、羟基或者具有乙烯性不饱和结合的化合物和与多元羧酸之间的酯化合物或者与聚异氰酸酯之间的附加物以及(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中选择的一种以上。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滚筒印花的光阻剂油墨组成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颜料是炭黑、黑铅或者金属氧化物。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滚筒印花的光阻剂油墨组成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是从由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四氢呋喃、1,4-二噁烷、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二乙醚、丙二醇二甲醚、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甲基乙醚、氯仿、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烯、己烷、庚烷、辛烷、环己烷、苯、甲苯、二甲苯、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醇、丁醇、t-丁醇、2-乙氧基丙醇、2-甲氧基丙醇、3-甲氧基丁醇、环己酮、环戊酮、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丙二醇乙醚醋酸酯、3-甲氧基醋酸丁酯、乙基3-乙氧基丙酸酯、醋酸乙酯溶纤剂、醋酸甲基溶纤剂、醋酸丁酯和二丙二醇单甲醚组成的群中选择的一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103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指示物
- 下一篇:新型浓缩反相胶乳、其制备方法及其工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