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撑架及卡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21154.5 | 申请日: | 201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8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卢德维;彭琦苹;张耕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锦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26 | 分类号: | F16M11/26;F16B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支撑架,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卡掣结构的支撑架。
背景技术
显示器是显示多媒体影像资料不可或缺的装置,但显示器本身并无法稳固的自行站立,因此必须结合一支撑架方可稳固地立设于桌面上,而伴随着工业技术的演进,支撑架的构造及功能亦趋复杂,因此支撑架除了稳固地支承该显示器之外,尚须提供可摆动或旋转的功能,以供使用者调整至最符合其需求的适当位置。
已知的支撑架主要具有一底座、一设于底座上的支柱及一上下移动地设于支柱的移动件,而显示器与移动件结合,并通过移动件而相对该支柱上下移动,同时提供显示器稳定的支撑。然而,制造厂商将结合有显示器的支撑架包装出厂时,若无法使移动件卡掣住,则移动件很可能会在颠簸的运送过程中移动,使得显示器也随着移动件移动,并撞击到包装材料,导致显示器发生瑕疵,影响到显示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通过卡掣结构而使移动件呈卡掣状态的支撑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撑架,包括:一底座;一支柱,其设置于该底座上;一移动件,其沿着上下方向移动地设置于该支柱;以及一卡掣结构,其设置于该支柱的内部,该卡掣结构包含:一下件,其固定地设置于该支柱的内部,该下件设有一插孔及凸设于该插孔内表面的两凸包;一上件,其固定地设置于该支柱的内部,该上件间隔地位于该下件的上方,该上件穿设有一圆孔,且在该圆孔的周缘设有交错排布的两第一凹槽及两挡止部,该两第一凹槽连通于该圆孔;及一旋转件,其绕着上下方向转动地连结于该移动件且随着该移动件上下移动,该旋转件包含一主体及环绕地形成于该主体下端且呈等间隔排布的多个导齿,每一导齿的下端形成一斜面部,该主体的周缘凸设有两抵接部。
进一步地,该抵接部上端设有一导柱,该上件的挡止部穿设有一连通于该圆孔的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内侧形成一导引斜面。
进一步地,该第一凹槽内侧形成一另一导引斜面。
进一步地,该导齿的斜面部两端形成一齿顶及一齿底,且该齿底在上下方向的位置高于该齿顶。
进一步地,该支撑架还包括一复位结构,该复位结构设置于该下件与该底座之间,该复位结构设有一推抵部,该推抵部朝上穿设于该下件的插孔内。
进一步地,该复位结构包含一帽盖及一连接于该帽盖下端的弹簧,该推抵部凸设形成于该帽盖的上表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卡掣结构,包括:一下件,其设有一插孔及凸设于该插孔内表面的两凸包;一上件,其间隔地位于该下件的上方,该上件穿设有一圆孔,且在该圆孔的周缘设有交错排布的两第一凹槽及两挡止部,该两第一凹槽连通于该圆孔;以及一旋转件,其绕着上下方向转动且沿着上下方向移动,该旋转件包含一主体及环绕地形成于该主体下端且呈等间隔排布的多个导齿,每一导齿的下端形成一斜面部,该主体的周缘凸设有两抵接部。
进一步地,该抵接部上端设有一导柱,该上件的挡止部穿设有一连通于该圆孔的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内侧形成一导引斜面。
进一步地,该第一凹槽内侧形成一另一导引斜面。
进一步地,该导齿的斜面部两端形成一齿顶及一齿底,且该齿底在上下方向的位置高于该齿顶。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可通过卡掣结构而使显示器卡掣于支柱。此外,支柱的外观表面无须设置有推钮或按键,不会影响到支撑架外观。并且,不必利用推动推钮或按压按键的手段,即可形成卡掣状态,令操作更为简单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支撑架的移动件呈释放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支撑架的移动件呈卡掣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卡掣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卡掣结构的另一角度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卡掣结构的第一动作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卡掣结构的第二动作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仰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卡掣结构的第三动作示意图;
图9是图8的仰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仅显示出上件及旋转件的卡掣结构的第四动作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卡掣结构的第五动作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卡掣结构的第六动作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仅显示出上件及旋转件的卡掣结构的第七动作示意图;
图14是图13的仰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锦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锦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11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