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带有防冻单元的内燃机的废热利用的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21255.2 | 申请日: | 201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6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G·拉布;M·劳普;J·克拉默 | 申请(专利权)人: | 曼商用车辆奥地利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G5/04 | 分类号: | F02G5/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永波;梁冰 |
地址: | 奥地利*** | 国省代码: | 奥地利;A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带有 防冻 单元 内燃机 利用 系统 | ||
1.用于带有废热回路的内燃机的废热利用的装置,工质在该废热回路中循环,内燃机的废热和/或废气热量经由该废热回路被转换为机械功,其中在该废热回路中设有:蒸发器(1),工质在该蒸发器中通过吸收内燃机的废热至少部分地被转变成蒸汽状的物态;用于提供驱动能量的膨胀单元(2),至少部分为蒸汽状的工质在该膨胀单元中减压;冷凝器(3),工质在该冷凝器中被转变为液态的物态,
其特征在于,在废热回路中设置有至少一个防冻单元(4),该防冻单元能防止由于工质冰冻而在废热回路中造成损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防冻单元(4)具有至少一种添加物质,这种添加物质在添加给工质的情况下降低冰点,即工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时的温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防冻单元(4)具有至少一个加热机构(10),利用所述加热机构能给工质加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机构(10)利用在废热回路停止工作之后留在蒸发器(2)和/或冷凝器(3)中的余热。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机构(10)是靠电工作的加热机构。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防冻单元(4)具有至少一个调节机构,利用所述调节机构能在内燃机非运行阶段将工质至少部分地从废热回路的至少一个构件中引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是吹洗或抽吸设备。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调节机构,设置有泵(8、12),利用所述泵可将工质从废热回路的组件引出,特别是从至少一个泵、蒸发器(1)和/或冷凝器(3)引出。
9.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调节机构,设置有吹气设备(11),利用所述吹气设备可将工质从废热回路的组件吹出,特别是从至少一个泵、蒸发器(1)和/或冷凝器吹出。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防冻单元(4),设置有补偿体积部分。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供给罐(5)设计成补偿体积部分。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供给罐(5)和车辆冷却系统的冷却剂补偿容器在液压方面彼此分开地被设计成一个组件。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防冻单元(4),设置有至少一个柔韧性的连接管路。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防冻单元,将至少一个连接管路在冷凝器(3)和供给泵(12)之间的区域内设计成塑料管路,特别是设计成聚酰胺管路。
15.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防冻单元,将至少一个连接管路在供给泵(12)和蒸发器(1)之间的区域内设计成带有织物包衬或线材包衬的橡胶管路或塑料管路。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装置在具有内燃机和废热利用系统的汽车、特别是商用车中的应用,该废热利用系统将内燃机区域中产生的和/或废气中含有的热量至少部分地转换为机械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曼商用车辆奥地利股份公司,未经曼商用车辆奥地利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125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压汽油发动机进气歧管
- 下一篇:一种鼠尾藻多糖的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