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源藻类规模化培养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21563.5 | 申请日: | 201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4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范文俊;郑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齐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07C31/08;C07C29/8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0 | 代理人: | 黄可峻 |
地址: | 310013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源 藻类 规模化 培养 系统 | ||
1.一种用于培养能源藻类的光生物反应设备,该设备包括透光顶层、透光内层、培养池、隔液板和水泵,其中:
所述透光顶层设置在所述培养池的上开口之上,该透光顶层与所述培养池之间构成封闭空间;
所述透光内层设置在所述封闭空间内,并可拆卸地覆盖所述培养池的上开口;
所述培养池内具有用于光生物反应的培养液,该培养液的上液面与所述透光内层之间存在空间,该培养液被水平设置在所述培养池内部的隔液板水平分隔为上层液和下层液;
所述水泵使所述上层液和下层液的培养液互相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生物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液的厚度和下层液的厚度的比例为1∶3到1∶6,优选为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生物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液的厚度范围是3cm~5cm,所述下层液的厚度范围是15cm~2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生物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液和下层液的培养液互相交换的循环周期不大于60分钟,优选的,所述循环周期为10~3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生物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光顶层由支架支撑至少一层透光板构成;所述透光板为阳光板和/或玻璃板;优选地,所述透光板的厚度范围是3mm~8mm,透光率达到80%及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生物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光内层是透光率在85%以上的玻璃,优选的,透光率的范围是90-95%;更优选的,所述透光内层是浮法白玻璃,厚度范围为2mm~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生物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液板的厚度范围是3mm~10mm,其材料为有机聚合材料。
8.一种提取能源藻类产物的系统,该系统包括气提塔、调节储罐、温度调节装置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培养能源藻类的光生物反应设备,其中:
所述用于光生物反应设备提供含有能源藻类产物的培养液,并将该培养液输入所述气提塔中;
所述培养液在所述气提塔中进行提取产物处理,所述气提塔输出所述光生物的产物,剩余的经过提取产物处理的培养液输入所述调节储罐中;
将含有高浓度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通入所述调节储罐中,使二氧化碳溶解于该调节储罐内的培养液中,并加入碱性物质调节该培养液的PH值,以形成新鲜培养液;
将所述新鲜培养液输入所述温度调节装置中,调节该新鲜培养液的温度,然后将经过调温的该新鲜培养液输入所述光生物反应设备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24小时内,经过所述系统处理的培养液占所述用于光生物反应的设备中所有培养液的百分比的范围是1%~10%。
10.采用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培养能源藻类的光生物反应设备或权利要求8或9的系统培养能源藻类和提取产物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齐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齐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156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罗氟司特的新方法
- 下一篇:油水井碳酸盐垢去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