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以及液晶显示元件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21586.6 | 申请日: | 201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0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中田正一;林英治;西川通则 | 申请(专利权)人: | JSR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K19/56 | 分类号: | C09K19/56;G02F1/133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 11216 | 代理人: | 刘激扬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取向 以及 液晶显示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以及液晶显示元件。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性优良,并且可以形成即使在长时间连续驱动时,也不会导致显示性能变差的液晶取向膜的液晶取向剂。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液晶显示元件的工作方式,已知有使用具有正介电各向异性的液晶分子的TN(扭曲向列)型、STN(超扭曲向列)型等,以及使用具有负介电各向异性的液晶分子的VA(垂直取向)型等,而为了进行各液晶分子的取向控制,主要使用由有机膜所形成的液晶取向膜(专利文献1~4)。
由于上述TN型、STN型等液晶取向膜的液晶分子高速响应,以及上述VA型等液晶取向膜在液晶驱动时的倾斜方向一定,因此它们各自都需要具有预倾角特性。作为赋予该预倾角特性的方法,在前一者的情况下,通常为摩擦法,而在后一者的情况下,通常为摩擦法、在基板表面设置突起物的方法等。其中,摩擦法工序中所产生的灰尘或静电有时会导致显示不良或电路损坏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基板表面设置突起物的方法有时会损害所得液晶显示元件的亮度等,因此这些方法都存在问题。
由此,作为替代这些方法的预倾角赋予方法,已经提出了从相对于膜法线倾斜的方向对感光性薄膜照射紫外线的所谓光取向法(专利文献5和非专利文献1)。
近年来,液晶显示元件特别是在电视用途方面的发展很迅速,和以往的液晶显示元件相比,特别长时间的视听正成为现实。然而,以往所知的液晶显示元件在长时间连续驱动时,显示品质变差。其原因之一,可以认为是因长时间驱动,液晶取向膜长时间曝光,从而导致劣化。因此,在液晶取向膜领域,正在研究一种即时在长时间连续驱动时,也不会导致显示性能变差的材料。
在例如专利文献6中,已经提出使用具有交联结构的取向膜材料。然而,即使根据该文献中的技术,在长时间连续驱动时的显示品质的劣化的抑制程度也不充分。
此外还指出,在制造液晶取向膜时,如果使用以往所知的液晶取向剂,则形成的涂膜上会以一定的概率产生印刷不匀或气孔等印刷不良,以及制造液晶取向膜时的制品成品率不足。
现有技术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6-9127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2052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25860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2-250924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4-83810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8-216985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J.of the SID 11/3,2003,p579
【非专利文献2】T.J.Scheffer等,J.Appl.Phys,vo.19,p2013(198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通过光取向法而得到良好的预倾角特性,并且可以形成即使在长时间连续驱动时,也不会导致显示性能变差的液晶取向膜的液晶取向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印刷性优良的液晶取向剂。
根据本发明,其上述目的和优点,由一种液晶取向剂达成,其特征在于含有(A)聚酰胺酸A,该聚酰胺酸A通过使四羧酸二酐与包含具有光反应性结构的二胺的二胺反应所得;(B)聚酰胺酸B,该聚酰胺酸B通过使选自1,2,3,4-环丁烷四羧酸二酐、均苯四酸二酐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四羧酸二酐与选自2,2’-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对苯二胺、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4,4’-二氨基二苯基醚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二胺反应所得(但是,排除上述聚酰胺酸A)。
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剂和以往作为可以适用于光取向法的液晶取向剂所知的液晶取向剂相比,其印刷性优良,并且可以形成即使在长时间连续驱动时,也不会导致显示性能变差的液晶取向膜。
因此,在将本发明的液晶取向膜用于液晶显示元件时,所得的液晶显示元件的显示特性、可靠性等各种性能都优良。由此,该液晶显示元件可以有效用于各种装置,例如,可以适当用于计算器、手表、台式钟表、计数显示板、文字处理器、个人电脑、液晶电视等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JSR株式会社,未经JSR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15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