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DD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间干扰定位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21603.6 | 申请日: | 201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2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徐绍君;肖健;杨春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14 | 分类号: | H04W16/14;H04W24/00;H04W7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牛峥;王丽琴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tdd 移动 通信 系统 基站 干扰 定位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时分双工TDD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间干扰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干扰源基站分成若干个分组;
B、对于每个分组中的所有基站分配一个统一的特征码;不同分组的基站分配不同的特征码;
C、在时刻t所有的干扰源基站在其下行时隙统一发送其相应的特征码,被干扰基站接收干扰源基站所发出的特征码;
D、被干扰基站通过使用每个分组的特征码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匹配,确定每个分组产生干扰的量化值,将该量化值与预先设置的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强干扰分组和弱干扰分组;
E、判断每一个强干扰分组中包含的基站数是否均为1,若是,则结束本流程;否则,将所述强干扰分组的功率提升和/或将其它分组功率降低,并返回步骤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之前,进一步包括:将所有基站帧号进行同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为:按照干扰源基站所处的地理区域或干扰源基站相对于被干扰基站的天线方向角将干扰源基站分成若干个分组;其中,第n-1级分组包含一个以上的第n级分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码的偏移的自相关为零相关或弱相关,且不同的特征码的互相关为零相关或弱相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码为周期性零相关窗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
B1、对于长度为NZC的Zadoff-Chu序列,定义其第uth(0≤u≤NZC-2)根序列为:0≤n≤NZC-1;
B2、由一个根序列根据公式xu,v(n)=xu((n+Cv)modNZC)生成一组具有零相关窗特性的Zadoff-Chu码,其中Cv=vNCS,NCS为零相关窗长度;
B3、选取不同组的Zadoff-Chu码分配给不同的干扰源分组,或者,选取同一组内的不同Zadoff-Chu码分配给不同的干扰源分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在时刻t所有的干扰源基站在其下行时隙统一发送其相应的特征码中进一步包括:
在保护间隔相邻的下行时隙发送特征码,所述特征码前添加循环前缀。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码为非周期性零相关窗互补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在时刻t所有的干扰源基站在其下行时隙统一发送其相应的特征码中进一步包括
在保护间隔相邻的下行时隙发送非周期性零相关窗互补码,且在所述非周期性零相关窗互补码的C部和S部前分别添加子保护间隔。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被干扰基站接收干扰源基站所发出的特征码所采用的接收方式为如下任一种:
被干扰基站在与保护间隔相邻的上行时隙进行接收;
被干扰基站接收保护间隔上行时隙的信号;或者
被干扰基站设置为全收模式,同时接收下行时隙与上行时隙的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所述被干扰基站通过使用每个分组的特征码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匹配,确定每个分组产生干扰的量化值包括:
被干扰基站对接收到的每个特征码进行信道估计;
对于使用不同特征码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相应的包络,将包络的平均值作为对应干扰源分组产生干扰的量化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160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