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套管换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22486.5 | 申请日: | 2011-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8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金洪成;李尚烈;史容澈;李汉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8F1/34 | 分类号: | F28F1/34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郑小军;付永莉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换热器 | ||
1.一种套管换热器,包括:
第一换热管,其具有第一中空部分;以及
第二换热管,其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管内并具有螺旋部分,在所述螺旋部分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凸脊和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二换热管与所述第一换热管同轴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管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一换热管包括:
第一流体入口,第一流体经由所述第一流体入口引入所述第一换热管中;以及
第一流体出口,所述第一流体经由所述第一流体出口从所述第一换热管排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二换热管包括:
第二流体入口,第二流体经由所述第二流体入口引入所述第二换热管中;
第二流体出口,所述第二流体经由所述第二流体出口从所述第二换热管排出;以及
螺旋部分,其在所述第二流体入口与所述第二流体出口之间延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套管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二流体入口延伸穿过所述第一换热管的第一侧壁,而所述第二流体出口延伸穿过所述第一换热管的第二侧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套管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套管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二流体入口和所述第二流体出口为圆柱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换热器,其中,节距W的中央部分和所述凸脊的顶点P之间的距离A与所述节距W的比值A/W小于约0.15,其中所述节距W为所述第二换热管的相邻的凹槽之间的长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换热器,其中,节距W的范围大约为4mm<W<10mm,相邻的凸脊与凹槽之间的高度差Hc的范围大约为1mm<Hc<3m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换热器,其中,提供到所述第一换热管与第二换热管之间的第一流体的温度与提供到所述第二换热管中的第二流体的温度不同。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套管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二流体为单相流体或两相流体两者中的一种。
12.一种加热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换热器。
13.一种冷却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换热器。
14.一种蒸发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换热器。
15.一种冷凝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换热器。
16.一种套管换热器,包括:
第一换热管,其具有第一中空部分;以及
第二换热管,其与所述第一换热管同轴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管内并具有螺旋部分,在所述螺旋部分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凸脊和凹槽,其中,所述第二换热管包括:
第二流体入口,第二流体经由所述第二流体入口引入所述第二换热管;
第二流体出口,所述第二流体经由所述第二流体出口从所述第二换热管排出;以及
螺旋部分,其在所述第二流体入口与所述第二流体出口之间延伸。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套管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二流体入口延伸穿过所述第一换热管的第一侧壁,而所述第二流体出口延伸穿过所述一换热管的第二侧壁。
18.一种套管换热器,包括:
第一换热管,其具有第一中空部分;以及
第二换热管,其与所述第一换热管同轴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管内并具有螺旋部分,在所述螺旋部分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凸脊和凹槽,其中,节距W的范围大约为4mm<W<10mm,相邻的所述凸脊与凹槽之间的高度差Hc的范围大约为1mm<Hc<3mm,所述节距W为所述第二换热管的相邻的凹槽之间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248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