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参皂苷Rd在制备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22940.7 | 申请日: | 201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8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项辉;刘映雪;张晗;杨斌;黄掌欣;郭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704 | 分类号: | A61K31/704;A61P25/24;C07J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1027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参 皂苷 rd 制备 抑郁症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卫生领域,涉及天然化合物在医药领域中的用途,更具体的是人参皂苷Rd在制备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人参皂苷Rd(Ginsenoside Rd),分子式为C48H82O18;分子量为947.12;属于原人参二醇型皂苷。它的中文化学名为20-(s)-原人参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葡萄糖苷]-20- O-β-D-吡喃葡萄糖苷。CAS:52705-93-8。其结构式如图5。
已有研究表明,人参皂苷Rd能减少乙酰胆碱引起的豚鼠离体子宫的收缩,对大鼠有减慢心率和双相性血压(先升后降)作用,对猫的行为和脑电图显示中等的抑制,此外,人参皂苷Rd还有抗疲劳作用。我们可以发现至今未有关于人参皂苷单体Rd的抗抑郁研究。
抑郁症(depression)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精神压力的增强,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已成为“21世纪的流行病”,并且还在以每年113%的增长率逐年递增。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1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指出,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而到2020年时可能成为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的第二代疾病。我国的抑郁症患病情况也不容乐观:约有20%的人有抑郁症状,有7%的人患有重度抑郁症,抑郁症已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位。从这些数字中可以看出,抑郁症已经给患者和社会造成了巨大危害。因此抗抑郁药物的研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临床上所应用的抗抑郁药物依据不同的作用机理,大致分为以下四类:(1)三环类和四环类抗抑郁药。三环类主要有米帕明(imipramine)、地昔帕明(desipramine)等,四环类有马普替林(maprotiline)。这类药物主要是通过阻断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起作用的。(2)单胺氧化酶(MAO)抑制剂,临床用药主要有苯乙肼(phenelzine)。MAO抑制剂是通过抑制MAO,提高神经系统内单胺含量,从而发挥其抗抑郁作用。(3)选择性5-羟色胺重吸收抑制剂(SSRI),是临床上抗抑郁的普遍用药。主要药物有氟西汀(fluoxetine)、帕罗西汀(paroxetine),这类药物主要通过选择性阻断5-HT的再摄取而发挥作用。(4)非典型抗抑郁药,这类抗抑郁药无论从化学结构还是从作用机制以及作用特点,都不能归于上述3类之中。主要包括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重吸收抑制剂、5-HT受体拮抗剂及5-HT重吸收抑制剂。
临床上抗抑郁用药种类繁多且作用机理复杂,但是仍有1/3的抑郁症患者对临床使用的抗抑郁药效果欠佳,比如见效慢,复发率高等。更重要的是,一些抗抑郁药长期使用后毒副作用明显。因此,研发新型、有效、低毒的抗抑郁药物十分必要。中药是纯天然药物,有着几千年的临床应用经验,相对毒副作用少并且价格便宜,种种优点使其成为研发抗抑郁药物的首选。
近年来用三七、人参、西洋参预防和治疗抑郁的研究越来越多,如CN200710123530.5《一组用于治疗抑郁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制法》中以人参、白芍为原料制成药物组合物来用于抗抑郁,如CN200810120395.3《淫羊藿总黄酮与三七总皂苷组合物的用途》中以三七总皂苷和淫羊藿总黄酮组合来用于抗抑郁,但目前中药治疗抑郁,绝大部分都只是在组合药物中加入人参属植物,或者加入其总皂苷来抗抑郁。人参属植物确实具有较好的抗抑郁效果,而其主要抗抑郁成分是其皂苷组分,如CN200310107285.0《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三七叶总皂苷具有镇静作用,三七叶总皂苷能明显抑制小鼠的自发活动,对中枢抑制药物氯丙嗪、戊巴比妥钠、硫喷妥钠有协同作用,对中枢兴奋药苯丙胺、咖啡因所致的小鼠的兴奋有拮抗作用,三七叶总皂苷可用于治疗失眠及抑郁症等,且有较好的疗效。但总皂苷中,发挥中枢神经兴奋和抑制作用的组分同时存在,无法说明发挥抗抑郁作用的具体组分。所以进步明确总皂苷中具体是哪些组分起着抗抑郁作用,对于开发抗抑郁症药物和了解总皀苷的作用机理有很重要的意义。
然而,目前从单体水平进行抗抑郁研究还比较少,目前已研究了的一些单体有:CN200410086457.5所述的人参皂苷Rg2、CN200610027507.1中所述的20(s)-原人参二醇,CN200610116353.3中所述的20(s)-原人参二醇衍生物,CN200810043537.0中所述的20(S)-人参皂苷Rh2及CN201010193222.1所述的人参皂苷Rb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29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藏茵陈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和用途
- 下一篇:直线型闭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