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记录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23531.9 | 申请日: | 2011-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9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平出俊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9/00 | 分类号: | B41J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轶;李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记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喷墨式打印机等的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对记录介质实施打印处理(记录处理)的记录装置,例如对记录纸张(记录介质)喷射墨水的喷墨式记录装置已广为人知。在这样的记录装置中,例如在记录纸张的输送机构、记录机构等动作时放出噪音,因此近来提出了各种实施噪音抑制对策的记录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的记录装置中,为了降低在记录装置内产生的噪音,在记录装置内的静区形成共鸣管和反射面。即,使利用共鸣管产生从记录装置产生的噪音的1/2波长的延迟音并利用反射面反射该延迟音而对其放大的延迟传播音,与从记录装置产生的噪音的直接传播音干涉,由此实现噪音的降低。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07890号公报
然而,在使用上述的共鸣管的现有的记录装置中,仅特定频率的声音成为噪音抑制的对象音。但是,在记录装置中,不仅特定频率的声音,而且全频率区域的声音也会成为噪音。因此,在现有的记录装置中,有可能特定频率以外的声音成为噪音而从记录装置的内部向外部透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记录装置,能够降低在记录装置的内部产生的全频率区域的噪音。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记录装置具备读取原稿内容的图像读取部,并且对记录介质实施记录,上述记录装置具备:记录部,该记录部对上述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噪音源,该噪音源在进行上述记录部的记录时产生噪音;收纳空间,该收纳空间收纳上述记录部和上述噪音源;部分空间部,在该部分空间部使图像数据取得单元往复运动,上述图像数据取得单元用于读取上述原稿内容而取得图像数据;连通管,该连通管用于连通上述收纳空间和上述部分空间;和上述部分空间的内表面,该部分空间的内表面由与上述连通管的轴向交叉的内表面部位、和壁面部位构成,上述内表面部位的至少一部分是面密度比形成上述壁面部位的材料高的高密度体。
根据该结构,对于从噪音源的收纳空间部通过连通管部向部分空间部内传播的特定频率以外的噪音,能够通过在该部分空间部的内表面中与连通管部的轴向交差的高密度体的内表面部位反射而隔音。因而,这样能够抑制噪音漏出到记录装置外,能够降低在记录装置的内部产生的全频率区域的噪音。
此外,本发明的记录装置还具备由多孔质材料形成的吸音材料,该吸音材料用于覆盖上述连通管的开口。
根据该结构,当在记录装置内产生的噪音通过连通管部时,能够利用吸音材料吸收特定频率以外的噪音。因而,能够有效地降低噪音。
此外,在本发明的记录装置中,上述吸音材料用于覆盖上述连通管中的上述部分空间一侧的开口。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吸音材料吸收在与由部分空间部的高密度体形成的内表面部位碰触后朝向连通管部侧反射的噪音。因而,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噪音。
此外,本发明的记录装置还具备引导部件,该引导部件将上述噪音源在上述收纳空间内所产生的噪音朝向上述连通管方向引导。
根据该结构,由于利用引导部件将噪音引导至连通管部,所以能够抑制在收纳空间部内所产生的噪音的扩散,能够有效地进行吸音以及隔音。
此外,本发明的记录装置,具备读取原稿内容的图像读取部,在该图像读取部中,为了读取上述原稿内容而取得图像数据使图像数据取得单元往复移动的移动空间,由上述部分空间部构成,并且对读取上述原稿内容的上述原稿进行保持的原稿台由上述高密度体构成。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已有的图像读入部的图像数据取得单元的移动空间以及原稿台兼用作起到用于吸收以及隔离噪音的共鸣空间的功能的部分空间部以及由其高密度体构成的内表面,因此不需要增加部件个数、也不需要为了共鸣空间而确保更大的空间。因而,能够抑制装置的大型化,并且能够降低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概略正截面图。
符号说明
11...记录装置;12...打印部;13...作为图像读取部的扫描部;16...主体壳体;26...作为高密度体的原稿台玻璃;28...作为部分空间部的扫描空间部;30...收纳空间部;31...作为间隔部的间隔壁;32...连通管部;33...吸音材料;34...第1引导部件;35...第2引导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35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取DNA和RNA的方法
- 下一篇:药物载体原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