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结肠靶向微丸制剂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23571.3 | 申请日: | 201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5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刘继勇;岳小强;高申;朱全刚;孙华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718 | 分类号: | A61K36/718;A61K9/16;A61K9/52;A61P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丁振英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溃疡性 结肠炎 药物 组合 及其 结肠 靶向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是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具有结肠靶向特性的微丸制剂。
背景技术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或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症状,其病程迁延难愈,长达数月至数十年,80%的患者会反复发作、病情不断加重,30年病程的患者癌变率可高达40%,故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为14种难治性疾病之一。溃疡性结肠炎可发于任何年龄,但以20~40岁为多见,我国的发病率约为5-40/10万。精神因素、过度疲劳、饮食不当、感染是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发作诱因。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压力的加重、饮食结构的改变,该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统计,近10年我国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较上世纪50年代增长了10倍,已成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
目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药物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如地塞米松;氨基水杨酸类,如柳氮磺胺吡啶、5-氨基水杨酸;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等等。上述药物虽然有一定治疗效果,但药物作用靶点单一,只能缓解症状,故只适合于短期用药;若长期给药,还会引起严重的胃肠道反应、骨髓造血功能抑制、过敏等多种副作用。
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传统的口服及直肠给药都存在一定的不足。普通片剂、胶囊剂口服后,药物在到达结肠前即已被全身吸收或降解;栓剂、灌肠剂等中药外治制剂直肠给药后,药物仅局限于直肠和降结肠,无法到达横结肠、升结肠等主要溃疡病灶区,影响了药物疗效的发挥。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通过适当的制剂工艺,使药物经口服后避免在胃、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前端释放,而是运送至回盲肠后释放并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一种新型靶向给药系统。其制备技术有多种,包括pH依赖、酶依赖和时间、压力控制等。其中,pH依赖型结肠靶向给药系统具有比较明确的释药机制和制备方法,制剂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好,药物在胃中不释放,而只定位释放于小肠末端和结肠。其原理是:胃肠道pH值逐渐递增(胃0.9~1.5、小肠6.5~7、结肠6.8~7.5),而高分子材料丙烯酸树脂尤特奇Eudragit L/S分别只在>pH 6.0和>pH 7.0环境中溶解,因此,可通过混合并调节两者的用量,获得仅在结肠pH值下才溶解的材料,用于药物包衣。目前应用最多的肠溶制剂是包衣微丸和包衣片。与包衣片相比,微丸将一个剂量的药物分散成上百个单位,单个微丸包衣膜的破损只使少量药物突释,不会造成整个微丸剂释药无规律;微丸不易受胃排空速率影响,能均匀分布于肠道;微丸流动性好,适于工业化分装,故包衣微丸比包衣片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工艺重现性,更能确保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药物的结肠靶向定位。(详见:[1]郑家驹,史肖华,郭志荣.炎症性肠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及进展.中华内科杂志,2009,48(6):522-523;[2]Yang L,Chu JS,Fix JA.Colon-specific drug delivery:new approachesand in vitro/in vivo evaluation.Int J Pharm,2002,235(1-2):1[3]Ulrich K,Matthias S.Topicaldelivery of therapeutic ag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Adv Drug DeliverRev,2005,57(2):267;[4]盛艳梅,谢兴亮,杨明,等.中药新复方愈肠宁的组方研究医药导报,2008,27(3):258-261;[5]杨明,冯怡,徐德生,等.现代中药复方释药系统的构建世界科学技术一中医药现代化,2006,8(5):10-15)。
中医药在治疗多病因综合导致的慢性胃肠道疾病方面独具优势,能通过多途径作用实现抗炎、镇痛,且重视整体平衡。因此,从传统中药中寻找和开发新型抗溃疡性结肠炎药物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重要的科学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具有结肠靶向特性的微丸制剂。
本发明根据中药材白术具有健脾益气、除湿止泻作用;黄连具有清热燥湿、厚肠止利作用;防风性味辛香,辛能散肝郁,香能醒脾胃,其具有燥湿止泻之功效;以白术为君,黄连为臣,防风为佐,组成药物组合物,它们的重量配比为:
白术 30~60份;
黄连 30~45份;
防风 30~6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35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