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链无模板DNA的高通量高保真自动化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24308.6 | 申请日: | 201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4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怡露;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怡露;郑涛 |
主分类号: | C12N15/10 | 分类号: | C12N1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卢亚丽 |
地址: | 210036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链无 模板 dna 通量 高保真 自动化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DNA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链无模板DNA的高通量高保真自动化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1970年Agarwal等人花费了20人年合成75碱基对(base pair, 简称bp) ( K. L. Agarwal, H. Buchi, M. H. Caruthers, N. Gupta, H. G. Khorana, K. Kleppe, A. Kumar, E. Ohtsuka, U. L. Rajbhandary, J. H. V. de Sande, V. Sgaramella, H. We- ber, and T. Yamada. Total synthesis of the gene for an alanine transfer ribonucleic acid from yeast. Nature, 227(5253):27–34, Jul 1970)。如今随着化学合成技术的进步,DNA合成公司可以以相对合理的时间和费用合成上千碱基对序列。然而当前的合成技术主要还是依靠人力完成,且错误率随着合成序列的长度迅速上升。传统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依赖于自然DNA模板的存在,通过设计适当的引物进行PCR反应得到需要的DNA片段,而后将这些片段用ligation反应拼接在一起,但是这种传统方法不适用于无模板的合成DNA。近年来麻省理工学院提出了BioBrick方法,即将常用的DNA片段置于预先定义好的一组酶切位点中(所谓的BioBrick),每次要将两个BiroBrick用限制内切酶切开再拼合,但是会在两个BioBrick中间产生一个scar(伤痕),可以想见对于长链DNA这种方法会产生大量的伤痕,从而造成不可预测的表型影响。所以长链无模板DNA(>10,000base pair)的合成仍然是当今合成技术的难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长链无模板DNA合成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自动移液工作站为核心的方法,可以在极少的人工干预下进行对乃至真核基因组(>10000,000 base pair)的DNA序列进行自动化合成。由于该自动化合成中心仅需要最小化的人工干预,整个合成过程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极大程度的减少了对样品的污染。其次自动化移液站可以非常精准的提取和释放定量的试剂,避免了人工操作的引入的误差,使得成功率大大提高。该自动化合成中心的操作速度大大超过了人工操作,而且可以无休全速工作,使得生产效率上升,同时通过减少误差减少人力和时间,达到了大片段DNA的高通量高保真自动化合成和合成成本的大幅下降。
本发明所说的长链无模板DNA的高通量高保真自动化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户指定需要合成的DNA序列;
(2)系统通过运行内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对DNA序列进行分析计算。该计算机程序将长链DNA分隔成多个750碱基(bp)大小的生物组件(Building block),相邻两个生物组件之间有一定的重叠序列(一般60-75bp)。这些生物部件最终可以拼接成用户指定的合成DNA序列。计算机程序进一步将每个生物组件分隔成16-20个有一定重叠的长度为60-79bp的单链核苷酸。这些单链核苷酸已经有成熟且价格合理的合成方法,可以从多种来源获得,或者可以自己合成。(通过进行多次聚合酶链反应(PCR)可以将这些核苷酸精确构成双链的生物组件,并且在每次聚合酶链反应后进行长度检测(可以通过凝胶电泳或者bioanalyzer等方式)。最后将这些生物组件拼成目的合成DNA序列;
(3)计算机程序最终输出机器代码用于操作自动化移液站。经过编程,该自动化移液站可以精确无误的将单链核苷酸进行混合,并添加定量的反应酶及各种试剂,而后进行聚合酶链反应,质粒转座和后续的质量监控步骤;
(4)通过进行多次聚合酶链反应(PCR)可以将这些核苷酸精确构成双链的生物组件,并且在每次聚合酶链反应后进行长度检测(可以通过凝胶电泳或者bioanalyzer等方式)。在生物组件合成之后,将进行DNA分析保证每个碱基都是正确的。最后自动化中心将挑选正确的生物组件,最终拼装成目的合成DNA送交用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怡露;郑涛,未经陈怡露;郑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43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