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皮炎的口服药物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24698.7 | 申请日: | 201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0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熊杰;杨建忠;曹金一;招明高;冯斌;郭艳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75 | 分类号: | A61K36/75;A61P1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申忠才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皮炎 口服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含有原料或其与不明结构之反应产物的医用配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来源于植物的材料。
背景技术
皮炎是一种常见、多发病,是由工业环境污染的食物、化妆品、洗涤用品、化学药滥用及蚊、虫叮咬以及强紫外线及电磁波辐射等引起皮肤疾病,又称皮炎或湿疹,近年来发病人群逐年递增,就诊皮炎门诊量占皮肤科门诊总量的20%多。
特应性皮肤炎是皮炎的一种,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发达国家发病率较高。据悉香港20年来的统计,发病率就从3%上升到15%,2002年10月下旬-12月上旬,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与沈阳、北京、天津、西安、南京、上海、杭州、重庆、武汉以及广州这10个城市的医院合作,以改良的Williams诊断标准为依据制定调查表,对我国10个城市的学龄前期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0-6岁学龄前儿童的发病率为3%,受困扰的儿童高达200~300万。我国有7~20岁的300万青少年受到此病的困扰,随着工业化发展进程,特应性皮炎发病率将逐渐上升。皮炎会反复发作,且患者常因为瘙痒难忍而致抓得身上伤痕累累,不但影响美容,连工作、读书、交友,甚至情绪、睡眠都会受影响,大大影响了个人及家庭的生活品质。国内特应性皮炎及其他各种皮炎、湿疹的治疗,主要以外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以及抗组织胺口服药为主,而这类药物长期使用,将会产生皮肤萎缩、微血管扩张、色素沉着、继发性感染、肾上腺抑制、新陈代谢异常及免疫力下降等后遗症,涂抹在眼睛周围甚至可能导致青光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药物的缺点,提供一种可显著提高抗炎、抗过敏、止痒、不含类固醇激素的治疗皮炎的口服药物。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是以下述质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按常规制剂方法制成的口服药剂。
白鲜皮 5~15份 白芍 6~14份
当归 6~16份 苦参 4~9份
制备本发明药物的最佳中药原料质量份配比是:
白鲜皮 10份 白芍 13.5份
当归 12.5份 苦参 5份
将上述各组分按常规方法制成的口服药剂是制剂学上所说的片剂或颗粒剂或胶囊剂或口服液剂。
本发明药物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白鲜皮加10倍量水,提取3次,依次为1.5小时、1小时、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过滤,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5(60℃)的浸膏。
2、将白芍加10倍量水,提取3次,依次为1.5小时、1小时、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过滤,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5(60℃)的浸膏,浸膏加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至含醇量为60%~80%,静置12~24小时,过滤上清液,60~70℃,压力为-0.07~-0.08Mpa,回收乙醇,挥干乙醇。
3、将当归加10倍量水,提取3次,依次为1.5小时、1小时、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过滤,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5(60℃)的浸膏,浸膏加质量分数为95%乙醇至含醇量为60~80%,静置12~24小时,过滤上清,取沉降物,挥干乙醇,加水3~4倍溶解,过滤,上清液备用。
4、将苦参加8倍质量分数为50%~70%乙醇,4℃冷浸24小时,提取2~3次,过滤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5(60℃)的浸膏。
5、将上述步骤所制备的浸膏和上清液浓缩,干燥,粉碎,制粒,整粒,装胶囊。每粒重0.42g,每粒含中药原料4.1g。
本发明药物片剂所用的中药原料以及质量配比与本发明药物胶囊剂所用的中药原料完全相同,中药原料的提取工艺步骤与本发明胶囊剂制备工艺中药原料的提取工艺步骤相同,所用的辅料以及其它工艺步骤按片剂的常规制备工艺进行。每片重0.4g,每片含生药6.15g。
本发明药物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如下:
本发明药物颗粒剂所用的中药原料以及质量配比与本发明药物胶囊剂所用的中药原料完全相同,中药原料的提取工艺步骤与本发明胶囊剂制备工艺中药原料的提取工艺步骤相同,所用的辅料以及其它工艺步骤按颗粒剂的常规制备工艺进行。每袋重5g,每袋含中药原料12.3g。
本发明药物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如下:
本发明药物口服液所用的中药原料以及质量配比与本发明药物胶囊剂完全相同,中药原料的提取工艺步骤与本发明胶囊剂制备工艺中药原料的提取工艺步骤相同,所用的辅料和其它工艺步骤按照口服液的常规制备工艺进行。每瓶10mL,每瓶含中药原料12.3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46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