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半捷联式惯性测量系统的多重抗高过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25578.9 | 申请日: | 2011-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5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李杰;段晓敏;杨卫;石云波;郭涛;张晓明;鲍爱达;马喜宏;秦丽;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1/16 | 分类号: | G01C21/16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5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半捷联式 惯性 测量 系统 多重 过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惯性导航测量技术,具体是一种适用于半捷联式惯性测量系统的多重抗高过载装置。
背景技术
半捷联式惯性测量系统是适用于高速旋转飞行体姿态测量的一种新型测量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在旋转方向上与飞行体不捷联,而在另外两个轴向上与飞行体保持捷联;高速旋转飞行体通常会先经受大的发射过载,然后高速旋转飞行;因此,如何在大过载下保护半捷联式惯性测量系统不受破坏,并保证大过载过后高速旋转飞行时半捷联式惯性测量系统能够正常工作,就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为此有必要发明一种专门用于在大过载下保护半捷联式惯性测量系统不受破坏的装置,然而目前尚无此类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尚无一种专门用于在大过载下保护半捷联式惯性测量系统不受破坏的装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半捷联式惯性测量系统的多重抗高过载装置。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适用于半捷联式惯性测量系统的多重抗高过载装置,包括外筒、内筒、惯性测量单元、质量偏心模块、以及电路板;外筒与内筒之间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一轴承外圈与外筒前端固定,第一轴承内圈与内筒前端固定;第二轴承外圈与外筒后端固定,第二轴承内圈与内筒后端固定;惯性测量单元安装于内筒前端底面,电路板安装于内筒后端底面,质量偏心模块安装于内筒侧壁;还包括组合缓冲垫模块、对顶半球缓冲模块、以及减震垫阵列;其中,组合缓冲垫模块包括第一柱形聚氨酯块和泡沫铝阵列;泡沫铝阵列包括若干个均匀分布固定于第一柱形聚氨酯块内的柱形泡沫铝;对顶半球缓冲模块包括第一半球和第二半球;第一半球与第二半球之间对顶接触,第一半球底部与第一柱形聚氨酯块后端底面固定,第二半球底部与第一轴承内圈固定;外筒、内筒、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柱形聚氨酯块、第一半球、第二半球均位于同一轴线上;减震垫阵列包括若干个均匀分布固定于内筒前端底面与惯性测量单元之间的减震垫;内筒后端底面固定有第二柱形聚氨酯块,电路板灌封于第二柱形聚氨酯块内。
工作时,组合缓冲垫模块利用泡沫铝吸收冲击能力强的特点,以及聚氨酯具有较高的弹性及强度、耐疲劳性和抗震动性等特性,对系统整体的过载进行缓冲;对顶半球缓冲模块利用对顶半球过载增大时变形也随着越大的特点,对系统整体的过载进行缓冲,并保护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不受到不可恢复性破坏;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冲作用;减震垫阵列的作用是缓冲惯性测量单元受到的过载,并且隔离惯性测量单元受到的部分震动;第二柱形聚氨酯块则对电路板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大过载对电路板的破坏,有效提高了电路板的抗高过载性能;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半捷联式惯性测量系统的多重抗高过载装置采用多级缓冲模块组合而成,其既起到在大过载下保护半捷联式惯性测量系统不受破坏的作用,又能确保半捷联式惯性测量系统在大过载过后不会失效,并且还能够隔离部分有害震动;因此其适用于在高速旋转飞行体姿态测量中对半捷联式惯性测量系统进行抗过载保护。
本发明通过采用多级缓冲模块对半捷联式惯性测量系统进行抗过载保护,彻底有效地解决了目前尚无一种专门用于在大过载下保护半捷联式惯性测量系统不受破坏的装置的问题,适用于高速旋转飞行体姿态测量过程中半捷联式惯性测量系统的抗过载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筒,2-内筒,3-惯性测量单元,4-质量偏心模块,5-第一轴承,6-第二轴承,7-第一柱形聚氨酯块,8-柱形泡沫铝,9-第一半球,10-第二半球,11-减震垫,12-第二柱形聚氨酯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55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高线阵列静态红外地平仪姿态测量精度的方法
- 下一篇:机针质量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