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吸式门锁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26043.3 | 申请日: | 201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1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伍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伍志勇 |
主分类号: | E05C19/16 | 分类号: | E05C1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吸式 门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吸式门锁,主要用于家具门及抽屉。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CN101384788A于2009年3月11日公开一种用于在家具上可运动地支承的家具件的磁性吸紧装置,具有至少两个零件,其中第一零件设置或可设置在家具体上,并且另一个零件设置或可设置在可运动家具件上,它们至少向可运动家具件的关闭位置上相互施加磁性吸力,其中吸紧装置设置在家具体上的第一零件,特别是在一单独的壳体内向可运动家具件方向可运动地支承,其中磁性吸紧装置配设于家具体的第一零件由向可运动家具件关闭方向作用的蓄能器加载。该结构复杂,可运动家具件关闭时,第一、第二零件之间碰撞冲击较大,磁性材料容易碎裂;同时装配会造成偏心,会直接导致产品噪音震动大。因此,有必要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装配简便、使用效果好和生产效率高的磁吸式门锁,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磁吸式门锁,包括设置于门框上的反弹装置,门体上设有与反弹装置相对应的磁块/铁块,磁块/铁块在门体关闭位置处与反弹装置相互吸合,反弹装置包括设置于外壳上的顶推件和连接轴,其结构特征是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套设于顶推件的内腔中,且该端与顶推件上的磁块之间设有弹性件,连接轴的另一端外露于顶推件上;顶推件或连接轴的外壁外延伸,形成一具有弹性的延伸部。
所述延伸部设置于连接轴的中部或另一端上,该延伸部为卡扣或倒钩,顶推件对应卡扣或倒钩的位置设有固定孔,连接轴上的卡扣或倒钩与固定孔相互卡接固定或钩合固定;该卡扣或倒钩为一个以上。
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呈弯折状的碰触头,其与连接轴为一体设置或分体设置。
所述弹性件为碰触头,碰触头为Y形,其设置于连接轴的端部位置上,并朝向磁块的端面;碰触头与连接轴为一体设置,且与磁块相互压接固定,或保持一定的滑动距离。
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弹簧放置于连接轴和顶推件上的磁铁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连接轴和磁铁相连接。
所述磁铁套设于顶推件的内壁中,磁铁与顶推件为同轴设置,磁铁的一端外部凸起呈法兰盘状,顶推件对应磁铁的位置设有限位凸台,且该端压紧固定于限位凸台上;磁铁的另一端与顶推件的开口相平齐、或外露于顶推件的开口上。
所述顶推件的外壁上环设有一条以上的凸筋,外壳的内壁上设有与之相对应的滑槽,该外壳呈套筒状,连接轴和顶推件依次从外壳的后端进入,顶推件上的凸筋滑动设置于滑槽内;外壳的开口上设有内凸缘,其与连接轴上的台阶边相互配合固定,顶推件伸出外壳的前端上。
所述外壳的后端上还设有带单向滑槽的端盖,该端盖固设于外壳上,连接轴对应单向滑槽的位置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可左右摆动的摆杆,摆杆与单向滑槽滑动相连,摆杆与单向滑槽为上下设置;连接轴与端盖之间设置有压簧。
本发明通过增设具有弹性的延伸部,连接轴与顶推件相互卡接固定或钩合固定连接为一体,有效解决装配过程造成偏心现象,减少震动、噪音和磨损,简化制造工艺,降低产品的不合格率,确保连接轴与顶推件连接的紧密性,同时节省材料,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寿命长、装配简便、成本低廉和便于加工生产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组装后的关闭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压簧拆卸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的打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压簧拆卸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的A处放大图。
图中:1为端盖,2为压簧,3为外壳,4为摆杆,5为连接轴,5.1为倒钩,5.2为安装座,6为磁铁,7为顶推件,7.1为固定孔,7.2为凸筋,8为弹性件,9为卡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第一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伍志勇,未经伍志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60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