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行集束型绝缘电缆耐张线夹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26234.X | 申请日: | 201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6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郑革;郑晓权;廖深志;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02 | 分类号: | H02G7/02 |
代理公司: | 温州新瓯专利事务所 33210 | 代理人: | 黄捷 |
地址: | 3256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行 集束 绝缘 电缆 耐张线夹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金具,特别是固定平行集束型绝缘电缆的耐张线夹。
背景技术:在输配电线路中使用的绝缘电缆越来越多的使用平行集束型绝缘电缆,使用一般的耐张线夹将集束电缆固定在电线杆上时,需要将各条电线芯分割开再分别操作固定,这样的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而且容易损坏导线。中国专利03210522.3公开了一种四芯集束电缆耐张线夹,利用十字型的芯条装在四芯集束电缆中间,并用两个配合的楔块夹住再穿入线夹本体的楔形腔中张紧。使用时无需将集束导线一一分开,而且楔形配合可使导线越张越紧,也不易损坏电缆。但是,这种耐张线夹在安装时需将平行集束电缆对扭成方型,而集束电缆的对扭比较费事,尤其是对于较大截面的平行集束型绝缘电缆安装起来更加困难,往往需要多人才能完成,不够方便。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安装方便,夹持可靠的平行集束型绝缘电缆耐张线夹。
本发明包括设有楔形腔的本体,二个成对配合使用的楔芯则置于楔形腔中,拉杆连接在本体上,本体由二个内部为楔形腔的半壳体活动对接组成,该二个半壳体的对接处均设有燕尾槽结构互相连接。
本发明使用时只需将一对楔芯配合夹住平行集束型绝缘电缆,再将两个半壳体通过燕尾槽结构连接组成本体,最后将楔芯放入本体的楔形腔内即可完成安装,无需将平行集束型绝缘电缆对扭,操作轻松方便,安装难度低。而且,本发明利用楔芯直接夹合导线,夹持力强,避免导线滑移,提高线路运行的可靠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半壳体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图2的俯视图。
图5是一个楔芯的主视图。
图6是图5的左视图。
图7是图5的立体图。
图8是另一个楔芯的立体图。
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本体设有楔形腔3,二个成对配合使用的楔芯2则置于楔形腔3中,拉杆10连接在本体上。本体由二个内部为楔形腔3的半壳体1活动对接组成,该二个半壳体1的对接处均设有燕尾槽结构4互相连接。
如图5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一个楔芯2在夹合面上设有对应刺穿平行集束绝缘电缆11中间带筋的刺点5,并设有凸起的方柱6,另一个楔芯2上则设有方孔7和方柱6对应配合,这样二个楔芯2配合定位更加稳固。二个楔芯2的夹合面上均设有圆弧凹陷8,平行集束绝缘电缆11的各线芯可置于相应的圆弧凹陷8中夹合固定,夹合面上还设有摩擦加强筋9,与平行集束型绝缘电缆11的摩擦力可增强,夹合更加可靠。
安装使用时,二个楔芯2配合夹住平行集束型绝缘电缆11,刺点5刺穿平行集束绝缘电缆11中间带筋,方孔7和方柱6对应配合,平行集束绝缘电缆11的各线芯可置于相应的圆弧凹陷8中夹合固定。然后将两个半壳体1通过燕尾槽结构4活动连接组成本体,最后将夹住了平行集束型绝缘电缆11的楔芯2放入本体的楔形腔3内即完成安装,安装方便快捷,对电缆的夹持力在自重及张紧力作用下会呈越来越大趋势,夹持非常可靠。拉杆10则是用于和其它金具连接将整个线夹固定在电线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永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62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