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区沉陷车载式激光测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26660.3 | 申请日: | 201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7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吴立新;王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立新;王植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5 北京市新街口外***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区 沉陷 车载 激光 测量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山测量领域,特别是矿区沉陷区测量领域,涉及一种矿区沉陷车载式激光测量方法,尤其是利用激光点测距、激光线扫描、激光三维扫描以及GPS/IMU/加速值组合补偿技术的矿区沉陷车载式激光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和开采损害。矿区开采沉陷是由于矿物开采后形成采空区,其上部岩层在重力等作用下发生冒落、断裂、挤压、弯曲、移动等变形,传播到地面形成的,是主要的人工地质灾害之一[1]。
矿区地表沉陷发生在地下开采上方和露天开采活动附近区域。地下开采导致了大面积采空区,采空区面积扩大到一定范围后,岩层移动发展到地表,使地表产生移动和变形。在开采影响波及到地表以后,结果是受采动影响的地表从原有标高向下沉陷,从而在采空区上方地表形成一个比采空区面积大得多的沉陷区域,称为地表移动盆地,危及周边工业企业与民居建筑的安全。矿区开采引发的地面沉陷灾害,直接破坏了地表土地的自然状态,形成地表裂缝,改变了地表大气降水径流和汇水条件,影响灌溉,降低了土地可耕性,加剧荒漠化程度,降低了土地使用价值;而且由于水平变形和不均匀沉陷,造成沉陷区内工业和民用建(构)筑物、水利设施、交通设施等产生裂缝和扭曲等变形,直接影响人们的安全生产和日常生活,还可能引发地表突然坍塌,带来灾难性的后果[2]。
矿区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认识这一复杂过程中包含的规律,必须对开采沉陷的野外数据进行大范围、高分辨率、高精度的采集、整理和分析,在精确的实测资料基础上,研究并建立各种预测计算模型[3-4]。因此,沉陷监测是开采沉陷研究至关重要的课题。高效、快速、高精度的沉陷监测数据可为地面沉陷灾害预测、损失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进而为地面沉陷提供合理的治理措施,从而有效地控制沉陷,降低地面沉陷造成的损失[5]。
“十二五”期间,中国在资源和环境领域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新建和生产矿区的地质环境得到全面治理,历史遗留的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35%以上。在矿区地质与地表环境的监测及恢复治理工作中,矿区开采沉陷的快速高精度监测是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科技提出的重大挑战,亟需研发矿区地表沉陷的快速高精度监测成套技术系统,突破地表沉陷高精度自动化监测关键技术,为构建数字矿山[6]提供支撑。提升我国应对矿区地质灾害的能力、装备和技术条件,为矿区地质与地表环境的动态监测及恢复治理工作做出贡献。
研究现状
早在19世纪中叶,矿区开采沉陷问题就已受到人们关注。1860年德国铁路部门为验证地下开采对铁路的影响,在鲁尔矿区对铁路进行了下沉测量;19世纪末期开始,前苏联、波兰、德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日本和美国等国家,对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变形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国地表沉陷变形规律的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开滦“黑鸭子”观测站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开采沉陷变形观测及其研究的开始;其后,开滦、抚顺、阜新、大同、峰峰、焦作、淮南、平顶山、芙蓉等矿区先后制定了地表移动观测规划,并建立了一批岩层与地表移动观测站[7]。
回顾矿区开采沉陷,其监测技术手段已由传统的经纬仪测坐标、钢尺测边长、水准仪测高程发展到使用全站仪、测量机器人进行岩移测量。近年随着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传统测量方法已逐渐为GPS监测方法所替代[8],较好地解决了地表某点连续动态变化监测的问题。尽管利用GPS并结合常规测量手段可以取得较高的精度,但仍然面临一些基本问题:1)GPS在时间域上的分辨率很高,但在空间域上的分辨率无法达到很高;2)要对大范围沉陷区域进行监测,必须布设和维护大量的监测点,需要投入大量人财物;3)基准点的稳定性;4)野外观测作业周期长;5)垂直向精度较低;6)由沉陷点、线数据构建沉陷面必须经过数值内插,难以保证结果的精度等。因此,迫切需要改进目前的监测方法,研制新的高精度自动监测手段[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立新;王植,未经吴立新;王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66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三通管
- 下一篇:单分散球霰石型碳酸钙微米球的制备方法及其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