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26837.X | 申请日: | 201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5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吹野邦博;草野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尼康 |
主分类号: | G02B7/10 | 分类号: | G02B7/10;G02B7/0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谢丽娜;关兆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摄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下述专利文献1记载了下述内对焦式变焦透镜镜筒:改变多个透镜的间隔以改变光学系统的倍率,通过移动该光学系统的中间的透镜,改变该光学系统的焦点位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0-890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上述现有技术的透镜镜筒具有组合了多个部件的复杂结构。因此组装工时较多,生产率不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生产率高的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解决手段解决上述课题。并且为了易于理解,附加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对应的标号来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
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透镜镜筒(100),其特征在于,具有:成像光学系统(L1、L2、L3、L4、L5),包括第1光学系统(L1、L3、L4、L5)和能够独立于该第1光学系统(L1、L3、L4、L5)移动的第2光学系统(L2);第1驱动单元(130、140、150、160、170),在上述成像光学系统(L1、L2、L3、L4、L5)进行变倍动作时,驱动上述第1光学系统(L1、L3、L4、L5);和第2驱动单元(125),在上述成像光学系统(L1、L2、L3、L4、L5)进行焦点调节时驱动上述第2光学系统(L2),并且在上述变倍动作时驱动上述第2光学系统(L2)。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透镜镜筒(100)中,上述焦点调节时上述第2驱动单元(125)对上述第2光学系统(L2)的驱动量,根据上述成像光学系统(L1、L2、L3、L4、L5)的焦距来决定。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透镜镜筒(100)中,上述第1驱动单元(130、140、150、160、170)是具有凸轮(154)的凸轮环(150),所述凸轮(154)与保持上述第1光学系统(L1)的保持部件(160)扣合。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透镜镜筒(100)中,具有:引导轴(102、104),在保持上述第2光学系统(L2)的保持部件(190)上设置,引导上述第2光学系统(L2)的移动;和支撑部件(116、118),支撑上述引导轴(102、104)。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透镜镜筒(100)中,上述第2驱动单元(125)包括线性促动器(125),该线性促动器(125)相对于上述支撑部件(116、118)驱动上述引导轴(102、104)。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5所述的透镜镜筒(100)中,上述线性促动器(125)配置在上述支撑部件(116、118)的上述第2光学系统(L2)侧。
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4~6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透镜镜筒(100)中,具有:第2引导轴,在保持上述第2光学系统的保持部件上设置,引导上述第2光学系统的移动;第2线性促动器,驱动上述第2引导轴;和控制部,选择性地驱动控制该第2线性促动器。
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是一种摄像装置(10),具有技术方案1~6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透镜镜筒(100)。
此外,附加标号所说明的结构也可适当改良,此外,可将至少一部分由其他构成物替代。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生产率高的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概念性地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相机的图。
图2是图1中的透镜镜筒的放大图,是广角侧端的截面图。
图3是透镜镜筒的望远侧端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等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概念性地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相机1的图。
在以下各图中,为了易于说明及理解,设置了XYZ直角坐标系。在该坐标系中,将在摄影者使光轴OA呈水平而拍摄横长的图像时的相机的位置(以下称为正位置)下由摄影者来看朝向左侧的方向,作为X正方向,将正位置下朝向上侧的方向作为Y正方向。并且,将正位置下朝向被拍摄体的方向作为Z正方向。该Z正方向也称为前面侧,Z负方向也称为背面侧。进一步,将和光轴OA(即Z轴)平行的方向的移动称为“平移”,将以光轴OA为中心的转动称为“旋转”。
相机1由相机主体10和透镜镜筒100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尼康,未经株式会社尼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68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淫羊藿素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改进的集成化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