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恢复失活石蒜属种子活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27393.1 | 申请日: | 201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2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常乐;夏宜平;陈菁珏;肖郁绵;郑日如;吴昀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恢复 石蒜 种子 活力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种子复活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恢复失活石蒜属种子活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石蒜属植物的种子属于顽拗性种子(recalcitrant seed),它们对脱水伤害反应高度敏感,一旦脱水即影响其萌发过程的进行,导致生活力的迅速丧失。顽拗性种子对贮藏条件要求严格,忌干燥和低温,如果采收后置于室内通风处,通常只有几天或十几天的寿命,因此又称为“短命种子”。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为遗传育种提供更丰富的基因材料,各国都积极建立基因库或种子库,而顽拗性种子由于其苛刻的贮藏条件却不能进入种子库保存,使得一些重要的林木、果树与经济作物的顽拗性种子难以保存。
目前国内多通过吸胀贮藏法或水浸贮藏法对顽拗性种子进行短期贮藏,但要严格注意防霉,且贮藏期较短。胚具有形成新植株的潜能,离体萌发容易,不需经过休眠期,当胚固有的营养缺乏或远缘杂交时,必须建立一个适宜的培养程序进行胚抢救。胚抢救需要的设备及操作简单,在普通的无菌实验室即可进行,不受季节和技术的限制;较无菌播种污染率低、成活率高、萌发快。但是失水的石蒜属种子变得干瘪皱缩,内部呈褐色液体状,无法获得胚,成为对之进行胚抢救的一大限制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恢复失活石蒜属种子活力的方法,通过预处理使干瘪种子恢复饱满,再实施胚抢救,保证失活种子的胚能够快速、稳定地恢复生长。
一种恢复失活石蒜属种子活力的方法,包括:
将干瘪的石蒜属种子第一次消毒后播种于仅含琼脂的第一固体培养基中,恢复饱满后第二次消毒,剥取完整的胚,离体培养。
所述的离体培养包括:将胚播种于含碳源、琼脂和细胞分裂素的第二固定培养基中恒温静置培养或将胚播种于含碳源、琼脂和细胞分裂素的液体培养中恒温振荡培养。
所述的第二固体培养基配方为:蔗糖20g~40/L,琼脂8~10g/L,NAA0~3mg/L,BA0.5~1mg/L。
所述的液体培养基配方为:蔗糖20g~40/L,NAA 0~3mg/L,BA0.5~1mg/L。
所述的第一次消毒包括:将干瘪的石蒜属种子用70%~80%乙醇浸泡30~60s,接着用重量体积浓度为0.1%的升汞浸泡5分钟以上,最后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用0.1%升汞对完整种子进行消毒,由于种皮的保护,胚不会受到升汞伤害,而且污染率极低。
所述的第二次消毒包括:将恢复饱满的石蒜属种子用0.1%的升汞浸泡5分钟以上,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所述的石蒜属种子为换锦花种子或稻草黄石蒜种子。
本发明提供的恢复失活石蒜属种子活力的方法采用胚抢救技术,对失活种子的胚进行离体培养,使失活的石蒜属种子恢复活力,胚在培养基中迅速膨大、伸长,萌发率高,而且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胚抢救1周后的图像;
图2为实施例1胚抢救3周后的图像;
图3为实施例1胚抢救4周后的图像;
图4为实施例2胚抢救4周后的图像;
图5为实施例3未萌动的稻草黄石蒜种子的图像;
图6为实施例3胚抢救10天后的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将离体60天的干瘪换锦花种子(未发霉)经80%乙醇浸泡30s,再用升汞浸泡20min消毒后,用无菌水清洗3遍;
2)在超净工作台无菌播种于只含0.8%琼脂的固体培养基(pH 5.6-5.8)上,每皿50粒种子。播种完毕后将培养皿置于25℃恒温无菌培养室,1天后可见种子重新恢复饱满。
3)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将种子小心切开,剥取完整的胚,转入含0.8%琼脂、3%蔗糖、3mg/L 6-BA和0.5mg/L NAA的培养基上,每皿接9粒胚。接好后将培养皿置于25℃恒温无菌培养室,3天后可见胚根一端开始膨大,1周后颜色转绿。
实施例2
1)将离体90天的干瘪换锦花种子(曾发霉)经80%乙醇浸泡30s,再用升汞浸泡20min消毒后,用无菌水清洗3遍;
2)在超净工作台无菌播种于只含0.8%琼脂的培养基(pH 5.6-5.8)上,每皿50粒种子。播种完毕后将培养皿置于25℃恒温无菌培养室,1天后可见种子重新恢复饱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73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