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00-4000mm给水缠绕双灵管及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27614.5 | 申请日: | 201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2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施经东;谈刚强;万天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双林塑料机械有限公司德清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6 | 分类号: | F16L9/16;F16L9/18;F16L53/00;B29C53/56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2 | 代理人: | 翟中平;侯玉白 |
地址: | 31321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300 4000 mm 给水 缠绕 双灵管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既满足给水卫生标准,又具有耐压强度高的一种300-4000mm给水缠绕双灵管及制作方法,属给水管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CN1266155Y、名称“一种塑料给水管”, 其管体具有内管层和外管层,内管层套置于外管层之内,其特征是所述外管层由聚氯乙烯塑料制成,内管层由聚烯烃类塑料制成。本发明给水管的聚氯乙烯外管层可以保证管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刚性和耐候性,其内管层则可确保水质不被污染。本发明给水管的制造成本比铝塑复合管低且适宜于制成63~315mm的大口径管材。本发明给水管可以方便地采用粘接方式实现连接,从而可有效地避免连接处发生的渗漏。其不足之处:耐压强度低,并且在同等耐压情况下,其制造成本非常高。
发明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既满足给水卫生标准,又具有耐压强度高的一种300-4000mm给水缠绕双灵管及制作方法。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给水管由内层与外层间置有玻璃纤维塑混合层的设计,是本发明的主要技术特征。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玻璃纤维具有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的特点,它与PE塑料混合所成型的芯层,经测试:不仅机械强度高,而且耐压性能非常高,是PE耐压性能的10倍以上,因此将其作为给水管芯层,对内可以有效地承受来自内层(管内)的水压,对外可以承受外界的压力,确保给水管不变形、不损坏。
技术方案1:一种300-4000mm给水缠绕双灵管,它包括给水管,所述给水管由内层、芯层和外层复合构成,内层和外层均为纯PE塑料层,芯层为玻璃纤维塑混合层。
技术方案2:一种300-4000mm给水缠绕双灵管的制作方法,先将塑料挤出机挤出的PE塑料条致密无泄露地缠绕在芯模上且构成给水管内层,然后将玻璃纤维混合料通过塑料挤出机挤出条状混合料致密无泄露地缠绕在给水管PE内层且构成给水管芯层,再将塑料挤出机挤出的PE塑料条致密无泄露地缠绕在芯模上且构成给水管外层,最后给水管承插口壁内预埋有电加热丝。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在同样管径的条件下,比同类实壁PE管重量轻40%,节约PE材料40%;二是耐压高,比同类实壁管高3倍以上;三是连接方使,15分钟左右即可连接好一条且连接可靠,100%无渗漏。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300-4000mm给水缠绕双灵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管与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3。一种300-4000mm给水缠绕双灵管,它包括给水管,所述给水管由内层1、芯层2和外层3复合构成,内层1和外层3均为纯PE塑料层,芯层2为玻璃纤维塑混合层。所述玻璃纤维塑混合层由30%-50%的玻璃纤维与70%-50%PE塑料混合挤出成型,但不局限于此比例的配合,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所述给水管承插口壁内预埋有电加热丝。
实施例1-1: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玻璃纤维塑混合层由30%的玻璃纤维与70%PE塑料混合挤出成型。
实施例1-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玻璃纤维塑混合层由50%的玻璃纤维与50%PE塑料混合挤出成型。
实施例1-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玻璃纤维塑混合层由40%的玻璃纤维与60%PE塑料混合挤出成型。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一种300-4000mm给水缠绕双灵管的制作方法,先将塑料挤出机挤出的PE塑料条致密无泄露地缠绕在芯模上且构成给水管内层,然后将玻璃纤维混合料通过塑料挤出机挤出条状混合料致密无泄露地缠绕在给水管PE内层且构成给水管芯层,再将塑料挤出机挤出的PE塑料条致密无泄露地缠绕在芯模上且构成给水管外层,最后给水管承插口壁内预埋有电加热丝。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发明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发明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发明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发明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双林塑料机械有限公司德清分公司,未经浙江双林塑料机械有限公司德清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76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