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远程智能化窗帘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27627.2 | 申请日: | 201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3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良;彭双全;卢金树;陶丽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8C17/02;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600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程 智能化 窗帘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窗帘控制系统,尤其是基于手机短信技术的窗帘远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窗帘装饰已成为新型建筑的一道亮点,但是,窗帘的收放操作目前还很落后,基本上还以手工操作为主,劳动强度大,还难免出现使用者用力不均而拉破窗帘之类的情况,给窗帘管理特别是大型窗帘带来不少麻烦。
近年人们提出了不少窗帘遥控技术,如公告号为CN201624500U的专利公开的一种智能遥控式窗帘,包括窗帘、微处理器、用于控制窗帘动作的电机、用于控制电机转速和正反转的电机控制器、无线接收器和现场遥控器;所述的现场遥控器与无线接收器无线通信连接,所述的无线接收器的输出端接微处理器的输入端;所述的微处理器的输出端接电机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机控制器与电机的供电端连接;所述的窗帘采用卷轴式的窗帘,窗帘的卷轴与电机的转轴通过齿轮传动连接。使用时,用户按动现场遥控器上的控制按钮,无线数据接收器接收到现场遥控器发出的指令,解码后传送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数据处理得到具体的动作指令,将该动作指令传送给电机控制器,控制电机的动作就带动窗帘打开或合上。另外,该窗帘还可包括以太网接口,用户可以通过以太网发送指令到微处理器,从而实现对窗帘的远程控制。
尽管上述公开的系统已经实现了可以通过计算机终端远程控制窗帘的开关,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不便:远程控制是通过计算机使用网络实现,便携性不够,无法随时随地对窗帘进行控制,局限性较大,且以计算机为中心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需要投入的成本一般较高,不适合一般用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远程智能化窗帘控制系统,可以远程随时随地控制窗帘的关闭、开启,并且所需成本较低。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远程智能化窗帘控制系统,包括现场遥控器、单片机信号处理器和与单片机信号处理器连接的用于控制窗帘动作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接收用户手机发出的指令短信的远程接收端手机,所述远程接收端手机的数据口通过串口通讯部件与所述单片机信号处理器的串口对应连接。
所述串口通讯部件为手机数据线,以方便单片机信号处理器与手机的连接。
所述现场遥控器的输出端连接无线发射器,所述无线发射器与无线接收器通信连接,所述无线接收器的I/O口与所述单片机信号处理器连接,可使得用户在现场对窗帘进行控制。
还包括与所述单片机信号处理器连接的传感器组,所述传感器组包括对光强度进行信号采集并传送用于控制窗帘开启幅度的数据的光传感器和可探测人体发出的红外信号并发出报警信号的热释传感器。
所述电动机为步进电机,可以更好的降低能耗。
还包括可编程的定时控制窗帘的时钟芯片,以此实现窗帘的定时开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了手机短信来进行远程控制,由于手机是一种便携式设备,人们能够随时随地收发信息,增加了便利性;并且由于短信服务是点对点的通信,采取存储转发传输,即使当用户的手机关机,消息也不会丢失,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发送SMS消息的花费比以计算机为中心的控制系统要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窗帘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单片机信号处理器与手机数据的接口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的现场遥控传输帧数据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和图2,一种远程智能化窗帘控制系统,包括现场遥控器1、远程接收端手机11、单片机信号处理器4、与单片机信号处理器4连接的用于控制窗帘动作的电动机6、传感器组5和时钟芯片13。
该现场遥控器1的输出端与无线发射器2连接,现场遥控器1通过无线发射器2发射出一帧数据,帧数据的编码格式依次由引导码(Lead code)、客户码(Custom code)和数据码(Data code)三部分组成,如图3所示;该帧数据通过无线接收器3把接收到的数据通过I/O口传输到单片机信号处理器4,单片机信号处理器4通过识别接收到的数据码来控制电动机6完成相应的关闭、开启以及开启幅度等功能。优选的,现场遥控器1采用9012型号,而无线接收器3为红外线一体化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76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伺服数控折弯机的控制系统
- 下一篇:多速率用脉冲串式接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