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霞水母刺丝囊毒素内分离致死毒素蛋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27667.7 | 申请日: | 201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4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程;李荣锋;于华华;冯金华;邢荣娥;刘松;秦玉坤;李克成;孟祥涛;崔金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4/435 | 分类号: | C07K14/435;C07K1/22;C07K1/1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许宗富;周秀梅 |
地址: | 26607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母 刺丝囊 毒素 分离 致死 蛋白 方法 | ||
1.一种从霞水母刺丝囊毒素中分离致死毒素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将霞水母刺丝囊细胞加入预冷缓冲液中破碎,破碎后2~6℃离心,收集上清液,待用;
2)将上述步骤1)上清液于2~6℃下用缓冲液透析过夜,然后低温离心,收集上清液,待用;
3)将步骤2)所得上清液过滤,而后用含Con A Sepharose 4B亲和柱进行分离,分离时采用含有0.1~0.3Mα-甲基-D-甘露糖苷和0.1~0.3MNaCl的pH7.4,浓度10~30mM的Tris-HCl缓冲液进行洗脱并收集洗脱液,低温离心,收集上清液,待用;
4)将步骤3)得到的上清液用强阴离子交换树脂Mono Q预装柱纯化分离,依次采用pH7.8,浓度为10~30mM的Tris-HCl缓冲液和含1M NaCl的pH7.8,浓度为10~30mM的Tris-HCl缓冲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2~0.5mLmin-1,收集约25~40min洗脱液,即为从霞水母刺丝囊毒素中分离致死毒素蛋白。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霞水母刺丝囊毒素中分离致死毒素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霞水母刺丝囊细胞为:将置于-80~-20℃低温的霞水母触手于2~6℃自溶12~48h,自溶后利用20~60目的标准分样筛滤去触手残片,而后在2~6℃下10000~15000g离心5~20min,收集下部沉淀,2~6℃冷冻干燥,待用。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从霞水母刺丝囊毒素中分离致死毒素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向霞水母刺丝囊细胞加入pH7.8,浓度10~30mM的2~6℃下预冷Tris-HCl缓冲液中,而后将其置于冰浴下用超声波功率为200~400kw下破碎20~60min中,工作/间隙为5s/30s。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霞水母刺丝囊毒素中分离致死毒素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离心条件为在2~6℃下,10000~15000g离心5~20min。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霞水母刺丝囊毒素中分离致死毒素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缓冲液为含有1~3mM MnCl2、1~3mM CaCl2和0.1~0.3M NaCl的pH7.4,浓度10~30mM的Tris-HCl。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霞水母刺丝囊毒素中分离致死毒素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过滤时将步骤2)收集的上清液用孔径为0.2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霞水母刺丝囊毒素中分离致死毒素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将步骤2)所得上清液过滤,而后用含ConA Sepharose 4B亲和柱进行分离,首先采用含1~3mM MnCl2,1~3mM CaCl2和0.1~0.3M NaCl的pH7.4,浓度10~30mM的Tris-HCl缓冲液洗掉未结合的蛋白,然后采用含0.1~0.3M α-甲基-D-甘露糖苷和0.1~0.3M NaCl的pH7.4,浓度10~30mM的Tris-HCl缓冲液进行洗脱并收集洗脱液,而后将收集的洗脱组分于2~6℃采用pH7.8,10~30mM Tris-HCl缓冲液透析,低温离心,收集上清液,待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766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