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饱和软粘土地区人行过街地道水平通道的淤泥土水泥双管注浆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27979.8 | 申请日: | 201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3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潘林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林有 |
主分类号: | C04B28/26 | 分类号: | C04B28/26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吴继道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饱和 粘土 地区 地道 水平 通道 淤泥 水泥 双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市政工程、港口码头工程的饱和软粘土地基处理用的一种经济高效可靠的软土支护加固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城市软土地层(既饱和软粘土地区)人行过街地道浅埋暗挖法中水平通道淤泥土水泥双管注浆。
背景技术
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已进入大发展时期,位于软土地区的城市建设在飞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地下开挖工程。近些年来,由于交通迅猛的发展,我国大部分城市的交通处于一个瓶颈阶段。中心城区的行人步行系统还不完善,为了确保人行安全和改变城市景观,很多城市大力开展了地下人行通道的建设,在东南沿海城市建设中表现的尤为突出。人行过街地道的建设与一般的地铁隧道和基坑开挖工程有所不同。地下过街地道底部标高大多设计得较浅, 因此地道工程一般属浅埋结构, 而且通常位于城市市中心或闹市区。
在软土地层中修筑地下工程的施工方法主要有:盾构法、明挖法、顶管法、浅埋暗挖法等。如采用明挖法,显然对地面交通影响很大;如采用盾构法,前期工程复杂、造价很高;而浅埋暗挖法能较大程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证交通畅通和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而且造价与盾构法相比,接近盾构法费用的一半,为地下工程建设开辟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浅埋暗挖法是以加固处理软弱土层为前提,特别是对东南沿海地区地下水位高、土质以淤泥为主, 对这样的软土土体加固, 预注浆能否有效改善软土性能是浅埋暗挖法施工成败的关键技术。对饱和软粘土地区,特别是淤泥土为主的东南沿海地区,由于特殊地质条件及地下水位较高的影响,浅埋暗挖法应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而且施工速度比较慢。浅埋暗挖法开挖地下人行地道主要包括竖井开挖与水平通道开挖,本发明人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研究采用不同的水泥土配合比,对高含水量的淤泥土在不同的水泥土掺外加剂配合比加固后其抗压强度性状与抗剪强度性状的变化规律,找到了合理节材前题下富水软土地区浅埋暗挖法水平通道部分淤泥水泥土双管注浆加固新配方,采用该新配方进行双管注浆在采用先进的基于二重管钻机的“WSS注浆技术”的同时,可以高效提高淤泥水泥土早期强度,确保拱部形成以大管棚为主要结构的拱圈和断面土体的固结,减少注浆时土体隆起,减少开挖过程中的地表沉降、避免地表沉降槽出现骤变拐点,同时方便洞内下半断面垂直二重管补充注浆;而且高强节材,这样就使得浅埋暗挖法在以淤泥为主的软弱土层中也能很好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基于二重管钻机的“WSS注浆技术”在水泥注浆配比及工程造价上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适用于饱和软粘土地区人行过街地道水平通道的淤泥土水泥双管注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A液: 水泥 10份;
水 8.50-9.50份;
生石膏粉 0.65-0.70份;
硅粉 0.55-0.60份。
B液: 水玻璃 10份;
复合外加剂 0.125-0.15份。
其它: 干土粉 32.70份;
水 16.50-17.50份。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复合外加剂包括有以下组分,按质量份数计:
三乙醇胺 1份;
木质素磺酸钙 1.625份;
氯化钙 6.25份;
氯化镁 9.25份;
矾料(明矾:绿矾=3:2) 6.875份。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生石膏粉为白色干粉,其中SO3含量42.5% ,比表面积3500 cm2/g;所述硅粉其主要成分为SiO2、CaO,分子量60.09,是白色粉末,能溶于氢氟酸或碱中,SiO2、CaO的质量份数分别为30%、6%;所述水玻璃模数为2.4以上。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复合外加剂的具体组分为:
无水氯化钙,分子量110.99,白色粒状物,含量≥96.0%;
六水合氯化镁,白色结晶体,含量≥98.0% ;
明矾,无色透明结晶体,含量≥99.2%;绿矾,透明、淡绿色结晶体,含量≥ 97%;
三乙醇胺,无色、粘稠液体,平均分子量 147.0-149.0,纯度≥9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林有,未经潘林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79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