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铃薯三层结薯高产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28025.9 | 申请日: | 201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5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尹作全;尹媛媛;刘泽奇;张天翼;袁嗣桐;吴琼;佟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作全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绥化市广辉专利事务所 23104 | 代理人: | 武力生 |
地址: | 1520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铃薯 三层 高产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栽培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马铃薯是全世界四大农作物之一,有144个国家种植马铃薯,面积约700万公顷,平均单产15.9吨/公顷,中国种植有500万公顷马铃薯 ,平均单产15.3吨/公顷,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结薯方式为一层结薯,即在马铃薯种块上1-3厘米距垅顶10-15厘米处水平生长5-9个薯,原有的栽培方式多为垅作,播种时底肥一次性施入,基本不追肥,垅宽65-70cm,传统的栽培技术已经落后,施肥方法和肥料配比均不合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新方法,使马铃薯实现三层结薯,可使马铃薯产量提高50%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马铃薯三层结薯高产栽培方法的技术方案是:采用75-90cm大垅,应用优质高产脱毒种薯,并施用马铃薯专用肥 ,播种时深开沟20-30cm,播种后第一次覆土10-12cm,当幼苗长到10cm大多数尚没出土,有个别出土时,用特制的断苗器和耢子,在种薯薯块上5-7cm处断苗连土一起耢掉,待幼苗出土3-5cm时,用专用的培土器培土10-12cm,将出土的幼苗全都用土封实扣严,待马铃薯重新出土后,按正常的马铃薯田间生产管理,到马铃薯盛花期最后一次培土达到种薯块上20cm覆土标准,上述操作后使马铃薯植株地下部分形成了上、中、下三层结薯的立体结构,即第一层结在薯块上1cm距垅顶15-20cm空间水平生长,第二层结在断苗处即种薯块上5-7cm距垅顶10-15cm空间水平生长,第三层结在距垅顶5-10cm空间水平生长。
由于本发明采取深开沟20-30cm播种后一次覆土,一次断苗,一次封苗,使马铃薯形成了新的结薯点,马铃薯植株在地下部分形成了上中下三层结薯的立体结构,并实现了三层结薯,该栽培方法可使马铃薯单产达40吨/公顷以上。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栽培方法马铃薯结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马铃薯三层结薯高产栽培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采用75-90cm大垅,应用优质高产脱毒种薯,并施用马铃薯专用肥,播种时深开沟20-30cm,播种后第一次覆土10-12cm,当幼苗长到10cm大多数尚没出土,有个别出土时,用特制的断苗器和耢子,在种薯薯块上5-7cm处断苗连土一起耢掉,待幼苗出土3-5cm时,用专用的培土器培土10-12cm,将出土的幼苗全都用土封实扣严,待马铃薯重新出土后,按正常的马铃薯田间生产管理,到马铃薯盛花期最后一次培土达到种薯块上20cm覆土标准,上述操作后使马铃薯植株地下部分形成了上、中、下三层结薯的立体结构,图2中1为第一层结在薯块上1cm距垅顶15-20cm空间水平生长,2为第二层结在断苗处即种薯块上5-7cm距垅顶10-15cm空间水平生长,3为第三层结在距垅顶5-10cm空间水平生长。
马铃薯三层结薯技术经过三年8500亩大面积应用试验均实现了三层结薯,平均单产46.3吨/公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作全,未经尹作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80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
- 下一篇: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