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远红外陶瓷材料和双层远红外陶瓷板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28780.7 | 申请日: | 201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3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张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英华 |
主分类号: | C04B38/00 | 分类号: | C04B3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4002 广东省湛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红外 陶瓷材料 双层 陶瓷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远红外陶瓷材料和双层远红外陶瓷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市场上销售的家用燃气灶,分为直燃式燃气灶和红外线燃气灶。在大的家电超市根本没有红外线燃气灶销售,只有直燃式燃气灶销售。直燃式燃气灶所占的市场份额很大,红外线燃气灶所占的份额很小。具我了解红外线燃气灶的燃效率比直燃式燃气灶至少要高20%,节能效果明显;红外线燃气灶的燃气燃烧所产生的有害气体要比直燃式燃气灶少,是环保型燃气灶。红外线燃气灶的价格也不比直燃式燃气灶贵多少。为什么红外线燃气灶的销售量那么少?究其原因是因为燃气灶的燃烧器上的远红外陶瓷板的质量不过关。专利申请【CN92100843】指出:按照专利【ZL90102915】的原料混合后塑性差,烧结后与原坯大相径庭、成铁渣状。专利申请【92100843】添加了氧化铁、氧化铬和氧化钴等金属氧化物,粘土的添加量也增加了许多。专利【ZL91100557.9】添加了氧化铝、滑石粉和碳酸镁。添加上述原料后混合后塑性增强,烧结后也不会变形;但和红外线的发射率降低,陶瓷板风化速度加快和陶瓷板很脆、易碎,加热变红的陶瓷板遇水很容易炸裂。陶瓷板风化后表面会一层层剥落。
专利【200610035401.6】指出使用多孔远红外陶瓷板的燃烧器:采用完全一次预混空气燃烧方式。由引射器通过燃气压力自然引射进入燃烧器腔内,其由引射器自然引射的一次空气一般占全部所需理论空气量的105~110%;并经完全充分的混合,在多孔燃烧辐射板的表面进行燃烧。它的燃烧基本上无可见火焰,所以又称为‘无火焰燃烧方式’。红外线燃烧技术热效率高,可节能20%以上。完全预混如此多的空气,出现回火时肯定会发生爆炸。物质燃烧的火焰分为内焰和外焰;内焰是我们平时见到的红色火焰、是不充分燃烧游离出来碳微粒被烧红,和我们平时见到的蓝色火焰、是充分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外焰则是被烧红的碳微粒与空气进一步接触或一氧化碳与空气进一步接触,燃烧产生的几乎看不见的火焰。现实生活中不存在‘无火焰燃烧’,我们所见到的‘无火焰燃烧’都是假像;例如:煤油汽灯的燃烧,它是在汽灯内部现进行一次不充分的燃烧,分解出来的可燃气体或碳微粒穿过烧红的碳网后与空气接触进行第二次燃烧。所以经过一次燃烧就出现‘无火焰燃烧’是不现实的。该专利制作多孔远红外陶瓷板的工艺是:将具有远红外功能的原料倒入加热熔解的石蜡熔液中,搅拌均匀后放入模具中热压成型。将成型的坯料放入脱蜡炉中,加热脱蜡。最后将脱蜡的坯料放入隧道窑中烧成成品。这样做工艺烦琐,使用大量的工业石蜡,脱蜡后的坯料很容易破碎。烧成后孔隙太小,燃气燃烧时气体流通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可以克服现有远红外陶瓷板用在燃气灶上容易风化,容易炸裂,容易破碎的缺陷;以及制作过程中坯料塑性差,制作工艺烦琐和多孔远红外陶瓷板烧成后孔隙太小的缺陷。
本发明的多孔远红外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往具有远红外功能的原料中添加质量百分含量占原料质量5~30%金属或合金粉末,将混有金属粉末或合金粉末(例如不锈钢粉末、铜合金粉末、铝合金粉末或锌粉末、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上述混合物球磨、均匀混合。2)往步骤1)取得的混合物中添加质量百分含量占混合物质量5~30%经过筛选的焦炭粉末,然后混合均匀。3)将可溶于水的盐(例如芒硝)做为引导剂。将具有粘性的可溶于水的有机物做为粘结剂(例如聚乙烯醇)溶于水中。粘结剂的加入量占水的质量百分含量的1~20%;再往上述溶液中加入少量的引导剂,搅拌1~2小时。4)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放入步骤3)所得溶液中,经练泥、陈腐后,压制成或可塑成型成各种形状;在空气中于60~80℃烘1~12小时,然后于120烘24~48小时。5)将步骤4)所得坯料放在隧道窑中烧成,烧成温度1200~1400℃,烧成周期为20~36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英华,未经张英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87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